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中国戏曲艺术领军群体的历史性集结——青研班2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综述

中国戏曲学院青研班创办2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于2016年9月17日拉开帷幕,9月24日至10月8日众多京剧艺术家携京剧经典剧目亮相长安大戏院,此次活动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领军群体的一次历史性集结。

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一次国家级的、具有标志性的文化事件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刘奇葆部长出席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两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艺工作,高度重视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界迎来了一片繁花似锦的喜人景象。今年恰逢中国京剧优秀青年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20岁的生日。二十年来,青研班共计为15个戏曲剧种培养了229名优秀演员,从青研班走出去的中青年艺术家里面,有63人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8人获得了“二度梅”,1人获得了“梅花大奖”。这些学员都是各戏曲院团的主要演员,他们都是当今戏曲舞台上正值盛年、技艺俱佳的中坚骨干,他们代表了前辈名家的高水平传承成果,他们是戏迷观众争相追捧的名角名家,他们是戏曲艺术在建党一百周年、建国一百周年时的重要支撑力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青研班汇聚了当下戏曲艺术的领军群体,此次20周年的演出活动就是他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戏曲方针政策的积极行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观看了首场演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青研班是戏曲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要办好青研班。中宣部、文化部和北京市相关领导一同观看演出。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专门录制播出了“青研班20周年特别节目”,全面回顾了青研班的创办历程,总结了青研班对当代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20位历届学员代表讲述了自己的“青研班故事”。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对11场演出进行了直播或录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中国大舞台”栏目对青研班的教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新浪网、千龙网、亮相文化等多家主流媒体及网络平台,对青研班活动都给予了重点报道。青研班20年的风雨历程为戏曲艺术打造了顶级人才,对戏曲艺术的精髓进行了高水准的传承,使传统的戏曲艺术得到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使戏曲艺术永远扎根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所以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戏曲界的领军群体的一次历史性集结,是戏曲艺术的一次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文化事件。

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一次以青研班为代表的戏曲领军群体高水平的集体亮相

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杰出代表,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都凝结在前辈艺术大师的表演艺术及其创作的名品佳作中,青研班的创办为戏曲大师们的艺术财富同具有良好艺术条件的优秀戏曲演员,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传承平台,所以青研班的20年是戏曲艺术高水平传承的20年。

此次20周年演出的剧目,均为京剧的传统骨子老戏及建国后新编历史戏的优秀剧目,如《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红鬃烈马》、《四郎探母》、《春闺梦》、《大·探·二》、《锁麟囊》、《状元媒》、《杨门女将》、《野猪林》等,一方面这些剧目都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打磨,已经成为了艺术经典,在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这些经典剧目已经成为了衡量艺术家艺术水准的标尺,传统大戏能否拿得动,是检验其艺术功力最好的标志。参加演出的艺术家中,集结了当今各行当和流派的领军人物,老生行当如马派朱强,杨派于魁智、张克、李军、杨少彭,奚派张建国、张建峰,言派常东,余派王珮瑜,高派倪茂才,兼宗余杨两派的杜镇杰,兼宗余马两派的杜鹏、文武老生王平等;旦行如梅派李胜素、董圆圆、史依弘、张慧芳,程派迟小秋、李海燕、张火丁,张派王蓉蓉、赵秀君,荀派熊明霞、唐禾香,及兼学梅尚两派的王艳、李国静等;花脸行当如孟广禄、舒桐、安平等;武生行当如奚中路、王立军等;小生行当如李宏图、宋小川、包飞、金喜全等;老旦行当如康静;丑行如石晓亮、徐孟珂等,上述人员均毕业于青研班第一至四届,成为了当今京剧界的中坚力量。丁晓君、马佳、杜喆、刘魁魁、詹磊、王越、王嘉庆、方旭、窦晓璇、蓝天、张兰、付佳、朱虹、郑潇、邵海龙等青研班第五、六届的学员也都担纲了重要角色,他们均为八零后京剧演员的佼佼者。所以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当代领军级别的京剧人才梯队及其高水平艺术成果集中展示。

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一次戏曲界团结协作的大交流、大展示

戏曲界注重团结协作的“一棵菜”精神,讲究德艺双馨,此次20周年活动囊括了16个京剧院团和艺术院校的近百余位艺术家,大家本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优良传统通力合作,精心打造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展现了戏曲艺术流派纷呈的独特魅力。《野猪林》中的林冲,分别由王平、杜喆、杨少彭、黄奇峰饰演,老演员携中青年演员呈现出不同行当和流派的特色。《穆柯寨·穆天王·辕门斩子》中的穆桂英,分别由来自黑龙江省京剧院的马佳、沈阳京剧院的陈阳和吉林省京剧院的张蕾蕾饰演,展现了东北京剧旦角不俗的实力。《红娘》一剧,李静、陈嫒、王岳凌、罗戎征、熊明霞共同饰演红娘,展现了荀派花旦艺术人才辈出的良好成长态势。《白蛇传》是赵燕侠、杜近芳两位京剧大师的代表作,此次白素贞由窦晓璇、李红艳、丁晓君和朱虹共同完成,再现了二位艺术大师的风采。《大·探·二》中,李艳妃由李国静、史依弘饰演,杨波由蓝天、李军饰演,徐彦召由方旭、刘嘉欣、安平饰演,老演员与年轻新秀共同展示了梅派、余派、杨派、裘派的神韵。《伍子胥》中,王佩瑜和杨少彭一清秀一苍劲,男女老生同饰一角,展现了不同的审美特色。此外,第六届青研班学员的演唱会将传统经典剧目中的名段进行集中展示,展现了在学学员的艺术风采和艺术水准。所以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一次戏曲界团结协作,流派纷呈、文武兼备的大交流、大展示。

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中国戏曲学院组织的戏曲艺术“传承与传播”双轮驱动的一次成功探索

2016年初,中国戏曲学院将青研班20周年活动确定为院级重点工作,院党委和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系列活动,演出期间全体院领导均到场观看演出。为了将活动办得精彩有意义,早在今年3月,巴图院长亲自召开活动策划会。青研班主任舒桐、秘书吴宇与赵洪涛、赵景勃、张关正、周铁林等专家,本着“名家强强联合、展现经典精华”的原则,几次协商剧目及人员安排,将青研班历届优秀艺术家代表及经典传统剧目进行有机编排。此后,院领导还专门针对新闻发布会、演出活动的宣传、演出合作规划、“艺术人生”栏目录制等具体工作召开协调会,将此次系列活动制订为“青研班具体策划实施,展现高水平传承水准;多部门积极协调配合,有效传播扩大影响”的学院工程。我院国际文化交流系、新媒体艺术系、戏文系、戏曲评论中心、党委宣传部及教学服务中心等部门均参与此次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系的师生对全部20场演出阵容在演出前进行微信推送。新媒体艺术系的研究生与本科生深入后台进行摄像拍照,留下了很多前台看不到的珍贵影像并进行微信报道。戏文系联合戏曲评论中心委派相关老师和研究生,对参加演出的艺术家进行艺术专访,并通过公众号发布谈艺心得和演出体会,为青研班积累了学术成果。党委宣传部和教学服务中心对演出实况进行拍照摄像。教务处、学生处的微信公众号也对相关演出新闻进行及时报道。此外,亮相文化还对台前幕后的新闻进行了网络的实时播出。广大戏曲观众通过网络和手机的新媒体,获取20周年的活动信息,将传统戏曲艺术同互联网新媒体进行了牵手,所以青研班20周年活动是我院将戏曲艺术的“传承与传播”进行有机整合的一次成功探索。

回首刚刚过去的20年,我们承载着领导和老艺术家们的殷切期望和嘱托收获满满,展望今后的20年、40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广大戏曲人将更加自珍、自重、自强、自信,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时代召唤,为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而奋勇前行。

青研班20周年演出之《春闺梦》、《野猪林》、《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

青研班20周年演出之《第六届青研班学员演唱会》、《杨门女将》、

《红鬃烈马》、《穆柯寨·穆天王·辕门斩子》

青研班20周年演出之《红娘》、《状元媒》、《秦香莲》、《白蛇传》

青研班20周年演出之《珠帘寨》、《锁麟囊》、《四郎探母》、《长坂坡·汉津口》

青研班20周年演出之《武则天轶事》、《大·探·二》、《伍子胥》、《战宛城》

《战宛城》演出后院领导同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