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重温校史 砥砺前行——我院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聆听钮骠先生讲座

6月15日下午,我院2017年青年教师培训、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举行,特别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编审,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钮骠先生做校史专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学院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办,学院离退休工作办公室主任任政军主持,党委宣传部部长(原学生处处长)陈娟、人事处副处长陈民、教务处副处长王莹、教学服务中心主任杨进海、基础部副主任王志苹、表演系党总支书记董昕等领导以及青年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约60人聆听了讲座。

钮骠先生亲身经历了学校的历史变迁,看着它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稚嫩到茁壮。66年弹指一挥间,先生从广西的四维平剧儿童训练班到四维剧校成立那段历史讲起,解释“四维”乃取古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意。他娓娓道来冯玉昆先生、田汉先生等老一辈开创者主张革新、平等和爱国的进步思想,以及强调学艺更要学文化知识同时提高剧员人格道德的办学理念。儿童训练班在西南剧展上演出田老的《江汉渔歌》一炮走红,之后演出的《新雁门关》、《新儿女英雄传》等众多剧目都是以戏曲为武器,借古说今,宣扬抗日爱国精神,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先生讲到当年倡导戏曲革新的一批重要力量,其中像李紫贵先生导演的《白蛇传》、曹慕髡先生新编的《牛郎织女》、欧阳老(欧阳予倩)的《梁红玉》、《金钵记》等戏如数家珍,这些好戏到后来不断的创编,不仅获大奖而且反复演出。先生现场还带大家重温了四维的校歌“我们是烈火里锻炼的钢条,我们是风雨中生长的新苗,我们踏遍了千万重山海,我们忍受了七八载的辛劳。我们要为新时代歌唱,我们要替老百姓呼号。同学们,这是艰难的工作,但也是伟大的创造,腐败的必须丢掉,我们要把锈铁磨成针,我们要在逆水里撑篙。同学们,我们虽然幼小,将使人民夸耀,坚持改革的旗帜,走向光明的大道。”校歌像精神纽带紧紧地聚拢着大家,即便在办学条件十分艰难的日子里,师生们依然坚守和传承着戏曲艺术。

先生的讲述,让吾辈身临其境般感受了在那个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生死难料的灾难岁月里,田汉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既要多方争取安顿好学生,又要大量创作演出,即便这样还坚持向抗日将士募捐支持抗战的爱国主义情怀。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艺术家们德艺双馨、无私爱国、不畏艰辛的精神品质和发扬光大戏曲艺术的决心,他们始终站在抗日救国的前沿。这些都激励着在场的国戏青年师生珍惜现在安稳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各种利好的戏曲发展政策,做好戏曲教育、戏曲创作和人才培养,繁荣和发展戏曲。先生认为四维剧校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学校在第一任校长田汉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指导和教诲下,学生在艺术造诣上有很大提高,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进步且有效。王诗英老师称田汉先生是四维的魂。回忆起四维那段童年时光,虽然每天学习演出任务重,但大家练功尽头十足,师生间家人般的感情和陪伴常令先生感怀和向往。到后来几经更名为中国戏曲学校到中国戏曲学院,学校更是培养了一大批戏曲艺术家和戏曲教育家,创作改编了大量优秀戏曲剧目。

85岁高龄的钮骠先生两个小时掷地有声地讲述国戏校史、国戏故事,从四维剧校到建国前的“平剧实验学校”,从正式命名为“中国戏曲学校”再到更名为“中国戏曲学院”,从给解放军、志愿军慰问演出到走出国门,让世界见识到国粹艺术的精华。变的是校名,不变的是先辈们对戏曲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精神。先生这一课振奋了在场的青年师生,勿忘历史,勿忘繁荣和发展戏曲的初心,我们也将继承先辈之志,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戏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