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梨园佳偶的粉墨人生——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孝、刘秀荣

撰文 本刊记者 李舒亚

五十年前,《人民画报》的老前辈、摄影家吴寅伯先生曾拍摄过一系列关于中国戏剧的珍贵影像。其中,由张春孝和谢锐青主演的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的前身)的经典剧目之一《穆柯寨》,成为《人民画报》1956年1月期的封面。

斗转星移,当年封面上的两个年轻人,如今都已年逾古稀,他们都是中国戏曲学校首批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也是今天中国非常重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穆柯寨》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经典剧目仍在不断上演,然而,演绎本剧更多的其实是另外一对黄金搭档——张春孝及其夫人刘秀荣女士。

2007年,对于这对同年、同月生,同窗学艺,同台演出,同为优秀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五同”伉俪,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因为不但是他们共同的“金猪”本命年,而且将迎来他们的“金婚”纪念日。

记者在两位先生北京的家中拜访了他们,听他们讲述梨园传奇和与京剧结下的不解之缘。

梨园学艺,初露头角

1935年,张春孝出生在北平一个贫农家庭,7岁入鸣春社科班,跟随武生名宿李万春先生学艺。1948年鸣春社解散,工小生而表现不错的他被引荐到原国民党二零八师四维戏剧学校。在四维的练功房,他第一次见到了早一年入校的“师姐”刘秀荣。那时,俩人都只有十二三岁,不可能想象到,从这个交集开始,他们后来的一生竟从此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1949年,四维剧校随傅作义将军起义,改建为中国文化部所属的戏曲实验学校,校长田汉邀请了一大批当时最负盛名的京剧名角来担任教授。“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张春孝和刘秀荣至今说起此事,仍一脸兴奋,并发自内心地说:“如果不是新中国成立,这也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在戏曲实验学校,刘秀荣因表现出众而有机会师从被戏曲界尊称为“通天教主”的王瑶卿先生。王先生是清末民初红极一时的旦行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以及其他数以百计的名旦均立雪王门。刘秀荣是王先生解放后最小的弟子,也是他晚年最得意的门生。《珍珠烈火旗》、《貂婵》、《十三妹》、《穆柯寨》、《孔雀东南飞》……王先生毫无保留地把一大批王派经典代表剧目倾囊以授,他特别喜欢晚年这个机灵、勤奋的徒弟,亲切地唤她“鬼妞儿”。王老还安排她向萧长华、叶盛兰、华慧麟等大师学习他们的《拾玉镯》、《木兰从军》、《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这些无不使刘秀荣受益终生。

张春孝则得到了开创文武小生的元老茹富兰先生长达十多年手把手、心贴心的真传。《战濮阳》、《群英会》、《林冲夜奔》……一招一式,一板一眼,茹先生讲究规矩方圆的漂亮功夫使他打下了规范、大气、高雅的基础。他还先后师从金仲仁、姜妙香、叶盛兰等名家,并向俞振飞先生学习昆曲,用行话说,“练就了文武昆乱不挡”的功夫。他扮相清丽俊美,唱念均见功力,演文戏飘洒俊逸,演武生稳练挺秀。戏校的师弟、师妹们都说:“看春孝师哥演戏,我们才懂得什么是演戏。”

珠联璧合,情定异国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与焦仲卿,《白蛇传》里的白娘子与许仙,《穆柯寨》里的穆桂英与杨宗保,《平贵别窑》里的王宝钏与薛平贵……从四维剧校开始,分别作为学校当家花旦和当家小生的刘秀荣与张春孝开始了长达近60年的艺术合作生涯。

然而,“别看在舞台上跟真的似的,从1948年同窗学艺到1956年毕业时,我们在私下甚至连哪怕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当年模范遵守校纪的两位老人回忆起那个特别的年代里特别的浪漫与初恋,甜蜜之情仍溢于言表。

舞台下的故事,真正开始是在1956年,在异国他乡的朝鲜平壤。当时,朝鲜战争结束,毕业后同为实验京剧团成员的他们,一起赴朝参加慰问演出。

他们还记得,在平壤大剧院,金日成首相、中国人民志愿军杨勇司令员等中朝各界人士一起观看了首场演出,其中包括他俩的经典剧目《拾玉镯》,全场演出大获成功。当晚,朝方在平壤大饭店举行隆重庆祝晚宴,大家沉浸在兴奋、欢愉的气氛中,许多人都喝醉了,也包括张春孝。看着几位师兄弟搀扶着他回房间,刘秀荣担心起明天还要和他一起出演全本《白蛇传》,于是跟上去看个究竟。她没进屋,只在门缝里看了一眼。只这一眼,却被体醉而神不醉的张春孝看到了,他扒开众人,冲着房门大喊:“刘秀荣看我来了!刘秀荣看我来了!”大伙儿不约而同转过头向门外看去,羞得她不知是气是恼,赶紧抽身就跑。只这刹那的一眼,一个无意,一个半醉,却是他们在舞台下的首次四目相对,微妙的变化就此悄然发生。

次日,全本《白蛇传》轰动全场,俩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演绎得酣畅淋漓,成为他们排演《白蛇传》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演出。

三天后,张春孝递给刘秀荣一封长达八页的信,信中并无“我爱你”之词句,却言辞恳切,真情流露。这是她第一次收到异性情书,心里小鹿乱撞,不知如何是好,最终决定给父母写信,并连同长信一起寄回国内。半个月后,父母回信,“春孝这孩子不错,人挺老实,扮相漂亮,文武皆能,你们俩配起戏来,没比了!你若同他一起生活,我们也就放心了。”

回国后不久,他们就举行了一个特别的订婚仪式,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全本《貂婵》,双方家长到场看戏。从此,开启了一段美满姻缘。

历经劫难情更浓,艺术创作第二春

尽管很小心,尽管一向为人正直、与人为善,他们还是没有逃过那场文化界首当其冲的大劫难。

“文革”前昔,刘秀荣被江青亲自点将,成为样板戏《沙家浜》公演的首位女主角阿庆嫂。她把一位内紧外松、在敌人面前谈笑自若、多谋善断的老板娘塑造得栩栩如生。剧照曾刊登在《人民画报》1967年8月期上,并被选入去年10月出版的《人民画报》700期特刊。

然而,刘秀荣一次无意的理发行为,却给她招至祸端,被指不愿演阿庆嫂,是反样板戏。于是,刘秀荣被赶下了舞台,张春孝也因而不得演戏。患难见真情,他们始终不离不弃。

直至“四人帮”倒台,当已年过不惑的他们以颤抖的双手接过那份平反决定书时,是发自内心地兴奋、激动!他们拼命地努力,要把最黄金的十年被吞噬的东西补回来!

从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恢复了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同时几乎每年一个新“创作”,他们把中国的国粹精品带到了世界各地,迎来了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春天。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人民画报》文艺方面的报道,多次能找到他们的身影。

如今,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已很少直接亮相舞台。然而,已逾古稀的两位先生丰采依旧,仍然在戏剧教学的第一线鞠躬尽瘁,培养了王玉兰、王艳、李胜素等一批优秀京剧表演艺术家,并在中国戏曲学院兼任客座教授。

他们感慨地说,“京剧是国粹,民族文化艺术绝对不能丢失,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我们也不能像一个守财奴,抱着老祖宗的东西不动,必须创新,与时代同步。不过,创新可以是内容、结构或形式,但不能变根。我们现在倒不担心京剧灭亡,就担心京剧一些老的东西丢掉了、变种了。”

至今,同甘共苦五十载,他们不但舞台上配合默契,生活中也心有灵犀,他们都爱看书、爱书法,喜养花、喜烹饪、喜装修。“一些夫妻老了好像就不那么卿卿我我了,我们至今互相还有吸引力。”在师长、同学、同行的眼里,他们在戏里戏外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作之合。

【来源:2007年第2期《人民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