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本市80万研发京剧教材 有经历教师仅两成 ( 北青网 - 竞报 09-03-13 )

 

    昨天上午,在北京109中学音乐课堂上,中国戏曲学校科班出身的谢丹老师和崇文小学的张育老师,分别给中学生和小学生上了一堂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历时一年半的京剧进校园试点后,本市22所试点中小学的48名音乐教师全部接受了国家或市级培训。目前市教委已决定划拨80万元,专门用于中国戏曲学院承担研发北京市《京剧》地方课程教材。

  有戏曲经历教师仅两成

  从去年3月19日至今,本市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一年半的时间。沈一民介绍,在本市10个试点区县22所中小学48位参与试点的音乐教师中,只有10人具备戏曲学习经历,仅占两成。“我们要求的戏曲学习经历,不一定是科班出身。自己喜欢,私下学过或是票友都算。”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音乐教研室主任沈一民介绍,有15所京剧进校园的试点校,没有一位音乐教师具备戏曲经历。据介绍,目前本市中小学校对戏曲院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上升趋势。

  京剧教材传统戏占六成

  教育部规定的15首唱段,在试点过程中反映出西皮流水唱腔偏多、现代戏和样板戏过多等问题。目前,市教委下拨80万元专款用于委托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编写本市首部《京剧》地方课程教材。教材编写项目负责人、中国戏剧学院涂玲慧介绍,新教材中,唱段曲目将增加到22首。其中传统戏剧占60%,现代戏占25%左右,昆曲占5%,新编历史剧占10%。本市还将推出京剧教程教师版。

  语文将包容京剧教学

  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北京地方《京剧》课程不会在9月新学期中投入使用,但不排除试点的可能。沈一民表示,京剧内容将不仅局限于音乐课教学。“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如脸谱和服饰可编入美术教材,唱词韵脚和句式可编入语文教材。”教育部有关人士透露,京剧进课堂全国试点将在7月结束,目前教育部正在总结各地经验,并考虑适当调整部分有争议以及不适合学生传唱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