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百年梨园的“新”承传 ( 人民日报海外版 08-10-14 )

 

   在今天,京剧人物的形象也融入了时代的特点。网上流行的Q版京剧人物就以其鲜明的特点吸引了青少年朋友们的注意。

   京剧专业的研究生”李红宾饰演的武松

   ●中国京剧有了专业的研究生

   ●传统的师徒传承之外,还有路吗?

   ●这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两年前,京剧研究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极为陌生的名词,甚至很多人对这样的京剧校园传承方式存有质疑;两年后的今天,在中国戏曲学院首届MAF艺术硕士研究生毕业专场上,京剧研究生李红宾登上了舞台,让更多的人记住了这个一招一式绝不含糊的武生。

   一位武生的守望者

  “诗歌乐舞形,皮黄锣鼓声”,歌者高亢震撼,念白简练精到,鼓点铿锵激越,管弦飘悠流荡,京剧的独具一格魅力自其诞生起便让无数的人为之倾倒。毕业专场上,李红宾选择了经由杨少春、李仲鸣、张幼麟三位先生重新编排的《狮子楼》、《十字坡》、《蜈蚣岭》三出武松戏,作为一次京剧短打武戏的盛宴,令所有在场观众称赞不已。这不仅是他艺术生涯的新亮相,更展现了首届MAF艺术学硕士的风采。

    生于1978的李红宾在小学毕业时考入了北京戏曲学校,自此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京剧角色概括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其中,“生”再细分出老生、小生、武生、红生(专为关羽、赵匡胤和李靖分出来的一种),李红宾学习的武生是一门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行当,再辅以五彩缤纷的服装道具以及化妆,就使得人物各具魅力、栩栩如生,堪称一件令人称奇的艺术品。一生从事京剧武生工作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少春这样说道:“京剧是一门苛求美的艺术,苛求韵味的艺术,一抬足一伸手处处透着美感,处处体现情绪,这一点在武生表演的身上尤为突出。”相应地,学习武生的过程也就更加的艰难。

    作为一名武生演员,除了要吃得千般苦外,还要有定力,耐得住寂寞。学习武生以来,李红宾取得了“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表演奖”等诸多奖项,但是,他依然练功如常,问艺学戏不辍。已近而立之年的他毅然选择走进校园,继续深造。读研的两年里,李红宾跟随杨少春老师从事武生剧目研习,无论寒暑,从不懈怠。

    艺术硕士的课程令许多人好奇。“京剧研究生上课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有所不同,除了一些必修的理论专业课以外,大部分是请一些京剧名家来做讲座。”李红宾解释说,“这些‘大师级’的人物多讲述他们在实际演出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对我而言是极为有用的。那时候我一边在戏曲学院上课,一边还在京剧院上班,这样就能够及时地把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更好地加深了对京剧演出的理解。”

    李红宾成功的演出说服了许多人,同时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礼”、“义”相待的传统

      中国戏曲因其古老神秘的传统而富于魅力,中国戏曲的传统又总有抹不开的东方色彩。

    但是,不同的发展环境与文化背景,京剧也有自己独到的传统特点,“礼”、“义”二字便是京剧传统最大的特色。“礼”包含了“忠”与“孝”;“义”包含了“节”与“廉”。“礼”的核心是尊师;“义”的核心是爱徒。师徒相承的传承制度是京剧得以流传下来的保证。

      初进戏班的人都要拜师,拜了师就序了辈分,先拜师的是师兄,后来的是师弟,没有年龄大小之分。在传统的京剧戏班中,拜师以后,师父就成了“圣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有的尊崇,都在师父身上。行过拜师礼之后,徒弟的父母便将孩子的身家性命托付于师父,只要能成“角”,要打要骂悉听尊便,一切全由师父安排。徒弟对于师父的教导和意志是绝对不能违背的,师父打骂、体罚徒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是徒弟的家人也不得过问,甚至因而出了人命也没有人去告官。徒儿对师父不仅是一种行为的服从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存在很强的人身依附关系。

     当然,这样的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在徒弟以礼对待师父的同时,师父对徒弟就有“义”,须将自己的技艺精华传授徒弟,对其中的佼佼者更要善于发现、选拔和培养,循循善诱,使科班后继有人,长盛不衰;对于嗓子坏了而不能再唱戏的徒弟,师父就要尽力安排他们敲敲小锣,有的去学化妆、服装、道具等。总之,要给“出路”,给“活路”。

    李红宾回忆起刚刚拜师的时候,深有感慨:“那时候师父的确严厉,就像电影电视里看到的那样,甚至还会非常严厉地打骂,父亲看到我训练受的苦都流泪了。但是师父严也是为了我们的将来,这份师徒情其他人是理解不了的。直到现在,九十多岁的老先生还会亲自来给我的演出捧场。”可以说,这师徒二人一朝行过拜师礼,这一辈子的缘分就此结下,而京剧也就在无数个这样的缘分中传承下去。

    京剧作为国粹,其影响力是超出地域局限的。在京剧剧种内部,弟子满天下,师父的影响和威望要高得多,在京剧以外的剧种中,也会享有极高的声威。这些京剧界的“宗师”、“泰斗”甚至能够成为世界级的大师,其影响力是不可抗拒的。在困难时期,京剧大师不仅会关心、接济本门的弟子,也会义不容辞地周济“外人”。这种礼、义的广泛程度是其他任何戏剧所不能及的。

      京剧传承有新变

      京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善于汲取他家之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其真实写照。比如,昆曲中的《游园惊梦》、吹腔《奇双会》及一些民歌小调如《小放牛》等元素都融进了京剧的大家族中。这决定了它在传承方式上也会集他人之长,为己所用。

    李红宾所走的路让我们看到了京剧在传承上慢慢发生的变化。从最初单纯的师徒传承逐渐出现了更多新的形式,其中校园传承最为惹人注目,也备受争议。如今,师父不再享有过去那种绝对的权威,与徒弟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有了改变。传统的“师徒传承”中糅合了“校园传承”的新模式。

    所谓校园传承其实就是由师徒关系到师生关系的转变,戏剧院校纷纷建立。杨少春说:“在戏曲学校学习京剧,学校老师教的是一种规范,可以看作是对学生的一种启蒙,这样的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校园传承也有自己的问题。由于学校中大多数老师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相对地,在实际表演方面经验没有一线演员丰富。具有丰富经验的京剧演员很可能不能将经验提升到理论层面,从而造成学生学到的东西与实践有明显脱节的痕迹。“如果学生在戏曲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之前,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这样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吸收与运用。”杨少春说。

    这时“师徒传承”也就显现出自己的优势。李红宾结合自身的经历认为:“京剧是一门口传心授,需要潜移默化的艺术,如果单纯只是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并不能帮助京剧的传承。像我们武生的艺术,一抬足,一伸手,都是对人物的刻画,代表着人物的心理。这些必须跟着师父一招一式学习。老先生也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是他教的都是他这大半生在舞台上一点一滴的心血的总结。”

   针对这一问题,杨少春建议:“戏曲学校毕业以后还要‘投师访友’,根据个人的特质与喜好来拜师。同时对于学到的东西要懂得‘死学活用’。”他认为,这种拜师的形式本身就是有益的,因为师父直接传授的是第一线的演出技巧、方法以及对人物的体会,是自己毕生的对艺术的提炼,实质上是一条传承的捷径,避免了学生自己再去摸索而浪费时间与精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远。而“死学活用”,就是在学校掌握好理论知识,将精华吸收。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自如面对不同的观众,对人物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其实,对于京剧的传承,师徒更为关心的是:传承由传与承组成,必须先把前人宝贵的精华继承下来,才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李红宾不无痛惜地说:“我师父的师父也许会几百出戏,到我的师父会几十出戏,然而到我,就是几出戏了。我学的是武生,可是演来演去就是那几出,这不是更残酷的事吗?”

    毋庸置疑,京剧是“国粹”。所谓国粹艺术,是一个民族情感的结集处。这种艺术一定要有深远的根源、长久的发酵、广泛的流传、深厚的底蕴、相当的高度。这儿漂流着这一民族的人的气息,回味着这一民族的人的味道,散发着这一地域的氛围,游荡着这一块天空下不能替代的季候风。对这一国粹的继承与发扬,如何与现代社会更好地结合起来,路在何方?这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