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曾经走出过于魁智 “青研班”唱响京剧舞台 (《人民日报》 2010-12-07)

 曾经走出过于魁智 “青研班”唱响京剧舞台

曾经走出过于魁智、孟广禄、张建国,走出过张火丁、李佩红、李胜素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以下简称“青研班”),11月25日至12月5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举行了第五届学员的汇报演出。水袖圆场,西皮二黄,8场演出满堂华彩,青春飞扬。优秀青年演员的整齐阵容,崭新风貌,让人眼前一亮,推陈出新的剧目和学员扎实的技艺功底展示了京剧新生代的不凡实力,昭示了中国京剧薪火相传、生机勃发的璀璨前景。

虔诚承接传统,红绿相映生辉

“终朝边塞镇胡奴,扫尽蛮夷定山河……”铜锤花脸“姚期”人未登台,声已满场回响;老生“刘秀”出场时,将“金钟响玉兔归王登九重”同样唱得荡气回肠。来自山西、贵州、北京、上海等7个京剧院团的“青研班”学员,在《汉宫惊魂》里相继亮相,台下观众一声接一声叫好,第五届“青研班”的演出,连日来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给观众带来了一个个惊喜。

第五届“青研班”共有40名学员,分别来自京津沪鄂等10个省市的京剧院团,2009年5月入学至今,已完成3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学业和文化素养上都有长足进步。他们此次的汇报演出涵盖了25出剧目,既有优秀传统戏,又有整理加工的传统经典剧目,还有新创剧目和经典折子戏。《白蛇传》、《闹天宫》、《锁麟囊》、《杜十娘》,一出出名剧展露新颜;《金玉奴》、《百花赠剑》、《挑滑车》、《赤桑镇》,年轻演员的一招一式为经典增添魅力。

本次演出的突出特点,是学员们继承传统,有所创新。他们延续前人的精华,精心揣摩,力图将京剧艺术呈现得更加完美。曾以精致著称的《杨门女将》,以名角荟萃轰动一时的《野猪林》等,此番被演绎得韵味醇厚,富有时代气息;演出难度极大的《通天犀》被青年演员刘大可搬上舞台,并有两处创新,得到老一辈艺术家认可。此外,腰腿功、椅子功、蹉步、摔僵尸;原板、慢板、四平调、高拨子,演员的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步,在舞台上迸射出青春的光彩。

另一引人瞩目之处,是行当齐全,流派纷呈。仅在《汉宫惊魂》中,就既有文武老生和旦角,又有以唱工为主的铜锤花脸、做工为主的架子花脸以及丑角。从流派来说,演员们虽然年轻,但对传统的学习态度严谨,如剧中老生“刘秀”的唱腔基本学习李少春,铜锤花脸“姚期”的唱腔则主要学习裘盛戎。在《红鬃烈马》、《锁麟囊·春秋亭》、《搜孤救孤·白虎大堂·法场》、《野猪林》中,观众则既可以看到学员对梅派、程派的继承,又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到余派和杨派的影响。

在学校,他们不光习艺,更要学习做人。本次演出,既是舞台技艺的展示,也是全体学员团结协作、不分花叶、严密配合精神的展示,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汉宫惊魂》中的主要演员王越、杜喆、冯冠博,在《泗洲城》、《杨门女将》等剧中则成了配角,有时在其它剧中还跑起了龙套。青年花脸演员刘魁魁,在此次汇演中就以配戏为主,他认为“不管唱一出,还是配一出,只要用心,对自己都是提高。” “青研班”班主任杜鹏介绍,大多学员都有一出自己的主打戏,同时又都是他人戏中的配角和“跟班”。既是红花又当绿叶,很多优秀演员甘当绿叶,大家的全情投入,造就了红绿相映,满目生辉。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指出,京剧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两方面,一是剧目,二是演员。没有一大批凝聚着京剧表演技艺精华的传统剧目,没有一大批能够娴熟地掌握这些技艺并有奉献意识的优秀演员,京剧不可能向前发展。“青研班”坚持出作品出人才,重视品性修为的培养,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新培养机制,推出高质量人才

已走出了139名毕业生的“青研班”,是在中宣部、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领导下,经教育部批准,由文化部、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一项跨世纪京剧人才培养工程。自1996年起已开办4届,招收的研究生涉及京剧、昆曲、川剧、豫剧、黄梅戏、秦腔等15个剧种,其中京剧演员111名,其它剧种演员28名。

波澜壮阔的时代潮流中,戏曲事业亟须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优秀青年演员的参与。为他们提供一个系统、科学的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是民族艺术繁荣发展的迫切需要。“青研班”的开办是上世纪90年代培养京剧人才的一项创举,它深度探寻超越现存教育制度框架的育人路径,10多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从四届“青研班”走出的研究生覆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及部队共45个院团和院校,大都已成为所在院团的领衔主演,54人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桂冠,不少人走上领导岗位,担负起发展京剧的重任。

与以往几届相比,第五届“青研班”的培养机制更加引人关注。本届“青研班” 是有史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一届,其特点是学历层次普遍较高,舞台经验普遍欠缺。为此,学校在教学上更有针对性。突破了院校藩篱,在全国范围内邀请最适宜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导师;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第一次对学员有了明确的“要求”,平均每人3年内完成12出基础剧目的学习。“这使学员们受益匪浅。大家能静下心来琢磨研究一些戏,彼此之间取长补短。”老生演员杜喆跟随老师先后学了《野猪林》、《响马传》等戏。花脸演员刘大可、刘魁魁则更注重在一出戏上下功夫,跟随不同老师,反复琢磨。这种培养机制为当代艺术教育提供了经验。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指出,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京剧培养高质量的表演人才,立意高远。 

在12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青研班”汇演总结会上,今年91岁的“武生泰斗”王金璐感慨地说:“我这一生没赶上这样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不但提高了业务水平,而且提高了文化素质。学生们在技术上、表现人物上都有很大进步,同时也提高了老师教戏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学戏得不着的。”如今,他负责给来自贵州京剧院的王雪清上课,每次至少3个钟头,“学生爱学,我就多说点儿”。87岁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张春华激动地说,我小时候学戏是因为没饭吃,要靠这个养家糊口。今天的青年演员学戏是为了繁荣京剧艺术,学习条件这么优越,希望学员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多看多学多演。

“青研班”是在文化选择日益多样,传统戏曲观众流失严重之际,是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而民族艺术亟须振兴之际开办的。这一举措不仅包含着对京剧历史的景仰,也寄托着人们对京剧未来发展的期盼。多年来,党和政府的坚定意志,日渐增长的经济实力和时代需求,都为弘扬民族艺术提供了强大动力。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京剧人才培养已逐渐形成梯队格局:前四届“青研班”为第一梯队、第五届“青研班”和在京津沪等地开办的“流派班”为第二梯队、全国戏曲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中涌现出来的金银铜奖得主为第三梯队,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建设工程,将营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景。此次第五届“青研班”的汇报演出,是阶段性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是京剧发展后继有人的鲜活证明,更彰显着无数人用心血智慧托举民族艺术的坚韧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