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喜剧创作者应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营养” (《北京青年报》 2011-01-08 )

全国首家喜剧美学研究所落户“国戏”

本报讯(记者 郭佳)梨园行素来有“无丑不成戏”的说法,但近些年丑行却大有衰微之势,不仅成为各行当中的弱势群体,与丑行表演一脉相承的喜剧艺术也难逃颓势。昨天,我国第一家喜剧美学研究所在中国戏曲学院成立,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朱世慧,著名小品编剧何庆魁等受聘顾问。姜昆表示:当前的喜剧创作应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营养,为被搞笑和低俗充斥的艺术界正名。

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会长陈孝英担任了喜剧美学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据他介绍,“1982年,我和一批同道者在陕西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幽默沙龙’,成立不久,我们便向陕西省社科院申请成立喜剧美学研究所,但是30年过去了,申请报告至今还未批下来。今天这个愿望在中国戏曲最高学府变成了现实,这不仅预示着中国喜剧美学在国家级学府中有了学术根据地,我国的喜剧美学研究今后也将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展开。”

京剧丑行出身的戏曲理论家钮骠将赵本山、葛优、姜文、陈佩斯等人的表演都归结为“丑行”,赵丽蓉、宋丹丹则属于“彩旦”。“早年间不仅仅是京剧,昆曲、川剧中的丑行都是很重要和有特色的,但是解放后丑行却逐渐成为了戏曲行当中的弱势群体,各种京剧大赛中丑行都是边缘行当,而票友大赛中则根本没有丑行,这都是很悲哀的。其实中国早期戏曲的‘参军戏’就是今天喜剧的雏形,希望从事喜剧研究的人能把喜剧真正从理论上梳理出来。”

而一直对中国喜剧研究缺失深感忧虑的姜昆则表示:“1963年一年之间诞生了6部喜剧,《大李老李和小李》、《女理发师》、《哥俩好》等等,在那个生活还不太富裕的年代,喜剧电影给人们送去了精神食粮。但是现在,人们其实更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可当前几乎没有好的喜剧,喜剧创作者应从传统戏曲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