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戏曲理论研究中心

第十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12月7日,“数智时代戏曲艺术的新质发展”第十届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顺利举办。研讨会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承办、西城区椿树街道工委办事处协办,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文艺院团、文化企事业单位、公共文化街区的21位专家学者围绕“数智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数智时代的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与戏曲发展”“数智时代的戏曲新业态”三个分论题展开研讨。

249376e1d32140e39b9bc69046f0b7e6.jpg

ed78546dbd634c1bb59830a63c01a627.jpg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尹晓东致开幕辞。他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数智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如何为戏曲艺术的传播与发展赋能,如何推动戏曲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同当前文化消费趋势和特点相结合,如何通过不断融入新元素和理念为戏曲艺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成为有效提升戏曲艺术当代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课题。他认为,实现戏曲艺术的新质发展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激发行业内生动力,增强主体活力,拓展戏曲产业链;二是要分析新的观演关系和文化市场趋势,赋能戏曲的传播能力建设;三是高校要为数智时代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他表示,中国戏曲学院作为“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主动拥抱数智时代,多措并举推动戏曲教育的新质发展。学校推出元宇宙概念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创排京剧《白蛇传》,应用舞台美术和音乐的数字技术;设立戏曲数字演艺设计专业方向,培养新型交叉学科人才;申报并获批北京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项目,建设戏曲教育数字博物馆、京剧教学与研究数字资源库,打造“戏曲+数字”新形态,承担“京剧电影工程”“名家传戏工程”项目,加大教学和创作成果转化力度;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用戏曲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戏曲独特魅力。学校将进一步凝聚业界、学界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戏曲艺术守正创新,为戏曲艺术传承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ebcd96b6b8b944acbb487068bbc4d7e9.jpg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家在开幕致辞中提到,戏曲的发展历程一直闪耀着西城印记。徽班进京时在宣南落脚,“同光十三绝”在此留下艺术足迹,“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在此施展才华。安徽会馆、厂甸庙会、梅兰芳大剧院等一座座文化地标串联起了京剧发展的历史长卷。西城区推动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焕发生机。近年来,西城区大力推进文物建筑的修缮利用,推动正乙祠重焕风采,湖广会馆重张开业,实现“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说话”。运用数字技术拓展文化服务新空间,创新推出“数剧京韵”系列产品,开发智能化戏曲展示平台。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成功举办二十二届“椿树杯”社区京剧票友大赛,让传统艺术走进千家万户。举办2024京剧文化季活动,通过文化体验路线、京剧文化市集、京剧公益普及、快闪等群众性京剧文化活动展现国粹魅力。西城区将推动戏曲艺术在数智时代绽放新彩。一体推进“京剧文化季”“会馆有戏”“老舍戏剧节”“音乐剧盛典”等戏剧文化活动,打造百姓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充分体现“文化惠民”的初心,营造文化、文艺、文明的浓厚氛围。积极顺应数字科技发展新趋势,推动京剧探索数字化、信息化创新,支持VR、XR等新技术应用,鼓励用好新媒体传播方式,丰富京剧展演新形式。积极推动传统京剧拥抱年轻新受众,推进京剧进校园,加强国际交流。西城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深化与中国戏曲学院等专业高等院校的合作,用足用好各类资源,让国粹艺术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擦亮幸福西城的文化底色。

6ce47115eebc4809a5777d9fe3965e32.jpg

4a7cc3d54d1b40ff9c422e801a50fe0f.jpg

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常委、研究生处处长、艺文系主任于建刚,艺文系党总支书记张冠岚,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徐晓辉,椿树街道工委书记李松山共同为中国戏曲学院本科、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揭牌。

49341811ef934cb6b9713a20dfd454b5.jpg

012eca490df24926b8608694b682ed35.jpg

0aac52d641bb44c68a340481317512ae.jpg

b560e6bcc57c46a29c0f3975dc63f8f2.jpg

e278eaf090e8411ab5a199f6ee6dc471.jpg

会议开幕式、专家主旨发言、主题发言环节分别由艺文系阙艳华、刘珺、郝爽、宋之歌、张芃主持。

49aefdf12ee64ebb92ab3aab99154eaf.jpg

906d3185afec4ee782cfc2e657da7d4b.jpg

ba1cf6931c5a4b31ba74473863fc1e3c.jpg

404935a89f4d4a73a7104fba4ee57c64.jpg

e0632b68097b4ce19a9861ff2d05d296.jpg

4781f98bba6246bebc41dd8a306bce76.jpg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一级演出监督李东在《戏曲也是一种媒介,技术赋能融合推广》的发言中提到,要在传播中有效利用高清数字技术拍摄、网络传输,最大程度还原现场艺术,形成与线下演出相匹配的经营方式。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丁牧在《关于促进戏歌创作与传播的一点建议》的发言中指出,要使戏歌传播样态与当代戏曲传播相适应,促进形成戏曲传播的有效方式并逐渐培养受众对戏曲观赏的美感意识。北京市海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海茹以《从“京剧文化之旅”看京剧文化的海外传播与推广》为题深入分析了“京剧文化之旅”品牌项目的思路与价值,助力实现京剧文化的跨界碰撞、当代表达与国际传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林在《数智时代戏曲表演设计与传播》的发言中指出,要通过创新实验方法分析感官系统、空间叙事对观演关系的影响,探索数智时代戏曲艺术传播的多种可能。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魏鹏举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非遗可持续发展》为题系统讨论了“非遗”的文化强国价值,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效的策略与路径。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王忠在《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的叙事与空间组织机制》发言中对旅游演艺实现沉浸式体验的要素及其机制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沉浸式体验的空间和叙事组织机制及其发展进路。

c31b67edcee94bb69193326fc1299040.jpg

139744ef2e0d4bedb46db0e6a5e74ca7.jpg

129987c4dd7a41ca86448dbd6aa6053d.jpg

b4ecf3d6c21c47af825328d27d03a6ad.jpg

395bd7178566425dbc78ba0c665d25f7.jpg

在“数智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均以《梅兰芳程砚秋瑞士行旅及其回响》为题对梅兰芳、程砚秋的瑞士之旅以及由此产生的“瑞士经验”作详细阐述,分析讨论了“瑞士经验”对二人艺术生涯的影响。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主任张莺燕在《数智时代音乐院校艺术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认为数智时代亟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艺术管理专业科研与教学领域的双重创新。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丽娟以《融通中外的专家学者在戏曲文化对外交流中的作用——以1935年访问苏联的梅兰芳剧团经理张彭春为例》为题提出需要形成戏曲传播管理者与表演者的有效组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世界。英国利兹大学讲师莱坎·巴洛贡以《从“阿拉林戈(alárìnjó)”到“尼莱坞”:尼日利亚创意经济中从“两者之间”到“定位归属”的表演》为题探讨尼日利亚艺术与演出现状,对如何推动尼日利亚自身经济发展提出展望。椿树街道资深票友尹树昌在《我眼中的戏曲传承与发展》的发言中对当代戏曲与思政融合教育、戏曲艺术当代传播、戏曲受众创新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实操方法。

75743b8ea43b43a28d021daabf95c87a.jpg

c37457e8c93e4cc8a9b2b5d51355c16f.jpg

0c34fd665b184cec8864e7269069ac25.jpg

7f5dfc7e7bd84b21b0447f7e72fa7b5a.jpg

14b2e25bd4424dfbb884d0fe3263a0e0.jpg

在“数智时代的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与戏曲发展”主题发言中,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周建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进路与实践创新》中从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化保护、数字化保护等方面探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式创新。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剧院总经理林中华以《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皮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为题,分析了皮影戏面临的困境,提出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皮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处理好五个维度关系。中国戏曲学院艺文系副教授胡娜在《“演艺之都”建设背景下戏曲文化发展的新可能》发言中提出,在演艺产业、演出市场与城市戏曲文化的结合过程中,需要从认识、实践到组织机制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思考与探索。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讲师刘李红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戏曲文化发展的新机遇》为题,指出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要紧密结合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特征,不断探索戏曲发展的新方向。椿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牛琳娜在《椿树街道“三有”“三新”擦亮“京剧发祥地”金名片》中介绍了椿树街道推动京剧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举措,助力京剧专业性与时代需要相匹配。

065247e4c9bf4ad1b2a2c38a01bb586b.jpg

3893b92c3a0e4813b33c7b7e7635d1d0.jpg

8ee0a12ba86b401c8360001a73972425.jpg

bdb69c794bc84ae3b14990c77afecf69.jpg

5d1b671519a940d98f69ebf2cbff787f.jpg

在“数智时代的戏曲新业态”主题发言中,北京曲剧团团长崔迪以《戏曲在数智时代的创新与传承》为题,分析了在数智时代蓬勃发展浪潮中,戏曲艺术在创新与传承的十字路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戏曲学院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岳丛远在《数智赋能戏曲教育探索与实践》的发言中系统介绍和展示了学校戏曲教育数字化支撑体系的构建和人工智能赋能戏曲文化传承发展的建设成果,提出探索人工智能与戏曲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路。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郭霄以《浅谈数智时代下戏曲艺术的守正与创新》为题,分析了数字化手段和前沿技术普及对戏曲新业态发展的利与弊,提出要在继承好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探索数智技术下新的表演形式与艺术表达。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讲师杜衣杭以《戏曲智能表演与数字演艺创新实践》为题,指出“戏曲数智化”探索要实现人工智能对戏曲艺术的适用性,并以“三演融合”的戏曲数字演艺模式提升受众的观演体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孙红侠在《戏曲创作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成绩与问题》的发言中对乡村振兴中戏曲创作的“赋能”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提出有效提升赋能的方法与路径。

c971f89109f6457bb076d7edee5454b6.jpg

于建刚在总结发言中回顾了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自2015年首次举办以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中围绕“数智时代戏曲艺术的新质发展”展开讨论,体现了对戏曲传播发展的多元思考,形成了多领域、全视角的观察。戏曲文化传播与发展研讨会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品牌,坚持围绕“戏曲传播与发展”的总命题,时刻关注戏曲的传承传播与行业发展,加强戏曲与媒介、演艺、产业、市场、教育等的融合发展思考。学校持续加强与高校、企业、媒体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2e26bca55964d66b2f36ecf3f42fa5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