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用实干书写青春华章!国戏青年喜获表彰!

近日,团市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学联组织开展2023-2024年度北京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工作。我校林安然、曲潞苧、谭佳兴、郭浩宇获评北京市三好学生;周家祺、康乃方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音乐系2022级民族器乐班获评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北京市三好学生

林安然,中共党员,表演系2022级戏曲表演专业研究生,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学校学生“青马班”学员。现任学校研究生会外联部代表,表演系团委宣传部部长、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中心主任、2022级研究生班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连续两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曾作为主演赴泰国、新加坡参加中国戏曲展演活动;参与北京市“助学圆梦·时代新人说”演讲比赛,加入北京市学生资助宣讲团,并获北京市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称号。积极参与学校武装部、表演系宣传工作和志愿服务。

曲潞苧,共青团员,戏文系2022级戏剧影视文学(戏曲文学)专业本科生。现任学校团委宣传部部长、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曾获学校三好学生、学业奖学金等荣誉奖励。曾参与学校学代会、团代会等重大会议和五月青春艺术节、“青春悦辩”辩论赛、荧光公益夜跑、草地音乐节等校园活动的线上宣传工作及“国戏青年”微信公众号审校。多次参与志愿服务,积极参加“‘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与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的联学共建等活动。

谭佳兴,中共预备党员,舞美系2023级视觉设计与媒体艺术专业研究生。现任舞美系2023级研究生2班班长。曾获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学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奖励,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学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艺术实践奖学金。多次参与专业类竞赛,获NCDA第11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东方设计奖·全国高校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参与新加坡地铁跨岛线二期工程·地铁展柜设计,现已投入使用。

郭浩宇,中共党员,艺文系2022级艺术学理论(国际文化交流与管理方向)专业研究生。现任艺文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兼职辅导员。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北京市级优秀毕业论文、学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奖励,连续两年获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入选学校“杰出学子提升计划”。研究生期间在《艺术管理》《人文天下》等核心与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艺文系论文集《戏曲行业发展报告》综述撰写。曾参加2024 CHINOPERL Conference Paper等学术研讨会议3场,参与统筹“国戏风华”2024年展演季宣传工作。制作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2部、导演系研究生毕业创作剧目2部、校外剧目2部,个人编写创作剧目3部。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周家祺,中共预备党员,京昆系2021级京剧器乐专业本科生。曾任京昆系团委副书记。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奖励,两次获评学校优秀学生干部。曾组织同学共同参与学校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创排的京剧《白蛇传》临时党支部暑期创排、“京韵悠长·国粹华章”京剧音乐二百年巡礼排演。参演的京剧《红桃山》获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多幕剧类别金奖”“最佳女演员奖”,参演的《天缘记•摆花仙子》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积极组织同学赴万泉寺社区、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服务,赴京师附小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康乃芳,中共党员,导演系2021级戏曲导演专业本科生。现任导演系本科生学生党支部书记、2021级戏曲导演班班长兼团支部副书记。连续三年学业成绩排名年级第一,曾获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学校学业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入选学校“杰出学子提升计划”。作为主演、副导演参与的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秦腔《我心归处》获第十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导演的《军梦》《闹樊楼》获第二十九届“12·9”戏曲节优秀剧目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宣传设计奖,参与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京剧《袁隆平》、豫剧《杨戬》等多部剧目主题曲演唱。积极参加“‘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首都大学生文艺实践进基层活动,上演红色戏曲情景式表演“快闪”。

北京市先进班集体

音乐系2022级民族器乐班共有学生26人,其中中共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8人、团员19人。多人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校学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班级获评学校先进班集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在学校五月青春歌会中获一等奖。全班同学学习目标明确、态度认真,平均成绩均达优秀,发扬“一棵菜”精神,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促进学风建设。6人入选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5人获评优秀表演人才。积极参加校内外活动,志愿服务人数覆盖率100%,年度服务时长超过100小时。

“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1919年的那簇星火早已化作国戏人心中不灭的炬光。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奔跑,以奋斗致敬伟大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