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人才队伍盛装亮相——我院举行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毕业公演
4月13日至17日,首都的京剧舞台火爆之极。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在圆满地完成了两年的学业后,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四场毕业公演。
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毕业公演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CCTV《空中剧院》、国家京剧院、天津京剧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策划、精心筹备,这四场毕业公演将流派班所涵盖的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在内的五大教学基地,41位老艺术家和66名中青年演员历时两年的教学成果,以及他们所特有的流派风采和精神风貌,生动地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这既是一次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大比武、大检验,更是一次京剧流派人才队伍的盛装亮相与壮观集结。
4月13日,随着京剧《龙凤呈祥》在梅兰芳大剧院的上演,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毕业公演拉开了帷幕。
京剧经典骨子老戏《龙凤呈祥》,是一出能将多个流派、多个行当拴在一起“大合作”的传统剧目,多年来久演不衰。此次流派班毕业公演的首场演出选择该剧,是要借用这出戏吉庆圆满的寓意,安排该班19名学员参演,为该剧再增一个新的合作版本。同时,也代表着京剧各流派的新生代学员对传统剧目的继承和发扬。
此次演出的《龙凤呈祥》,乔玄由马派传人朱强、穆雨、赵华饰演;刘备由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和言派传人常东饰演;孙尚香由张慧芳、田慧、郭伟饰演,分别展现了梅派、程派的艺术特色;吴国太由李派传人康静和吴雪靖饰演;孙权由裘继戎、魏积军饰演,共同展现了裘派独有的艺术魅力;周瑜是叶派必学必演的小生代表角色,此次由包飞和朱福饰演。另外,优秀青年演员田磊、鲁肃、高明博分别饰演赵云、鲁肃、张飞,青年萧派丑角演员窦骞、刘宸分别饰演乔福和贾化,也为该剧增添了不少亮点。
4月14日晚,流派班毕业公演的第二台剧目是《京剧武戏折子戏专场》。流派班的9位武生、武旦演员,为广大戏迷观众呈现了一台火爆精彩的武戏演出。
本场演出在剧目的选择上,精选出每一出武戏最为精彩之处,在展现每位演员所长之处的同时,也突出了每个剧目的亮点。演出中,安排了3个有关“马超”和“高宠”的剧目,着重展现长靠武生;安排了3个有关“武松”的剧目,着重展现短打武生。《反西凉》的王俊鹏功架扎实、开打勇猛;《诈历城》的唐恺扮相英武、嗓音高亮;《狮子楼》的魏学雷动作干净、表演帅脆;《武松打店》的王好强、潘月娇身手矫健、配合默契;《挑滑车》中的王玺龙人物表现得体、韵律美彰显有致;孙亮基本功扎实、功架规范;黄齐峰条件全面、驾驭人物熟练。整场演出风格各异、高潮迭起、喝彩声不断,充分地显示出京剧武戏的魅力和青年演员的精神风貌。
4月15日晚,流派班毕业公演的第三台剧目是京剧经典剧目《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是京剧的骨子老戏,也是诸多前辈艺术家经常采取大合作方式上演的传统剧目之一。此次演出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集中了14位流派班的优秀演员联袂出演。其中:杨延辉由杨少彭、李博、蓝天、陈圣杰、张军强饰演,分别展示了老生杨派、余派、言派、奚派的艺术风采;铁镜公主由吕洋、窦晓璇、姜亦珊饰演,分别展示了青衣程派、梅派、张派的流派特色;萧太后这一角色是尚小云先生创造的典范,由尚派青衣周利饰演;佘太君由青年老旦演员张兰饰演,杨宗保、杨延昭由金喜全和郭毅饰演,大国舅和二国舅由窦骞和刘宸饰演,他们也都在演出中有着精彩的表演。
本场《四郎探母》的演出版本,是由我院京剧研究所于2004年组织众多专家在整理、精炼,不断创新,经典精化的指导思想下整理排演完成的,至今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济南等地演出数十场,赢得了广大戏迷朋友们的普遍赞誉与支持,也深受各界学者、专家和媒体的关注。此次演出的《四郎探母》,集中了中青年演员中各流派、各行当的佼佼者,同一人物由不同流派演员先后饰演,观众能够在同一台演出中欣赏到更多的流派特色,也为这出传统老戏增添了新的合作版本。
4月17日,《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毕业演唱会》作为四台毕业公演剧目的最后一场演出,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并取得圆满成功。当晚参加演出的流派班学员重点展示了八个老生流派——马派、谭派、杨派、奚派、麒派、言派、余派、李(少春)派,五个旦行流派——梅派、尚派、程派、荀派、张派,以及花脸的裘派,老旦的李(多奎)派和小生的叶派,真可谓流派纷呈、风采生辉。
在演出中,宋奕萱、张云、罗戎征、朱虹、吕慧敏、熊明霞、唐禾香、常秋月分别演唱了荀派代表剧目《金玉奴》、《霍小玉》、《红楼二尤》、《红娘》、《勘玉钏》、《香罗带》、《荀灌娘》、《绣襦记》选段,从声腔到表演将荀派艺术唱响唱足、流派意蕴尽现舞台;郭伟、吕洋分别演唱了程派代表剧目《大登殿》、《春闺梦》选段;张军强演唱的《空城计》选段,颇具奚派的洞箫声韵之美;张蕾蕾、王奕謌、姜亦珊、万晓慧分别演唱了张派代表剧目《女起解》、《楚宫恨》、《状元媒》、《望江亭》选段;陈圣杰、常东则以《上天台》、《让徐州》选段展示出言派的艺术特色;麒派学员佟克旺、郭毅、于辉、王志钢和鲁肃,分别演唱了麒派代表作《追韩信》、《鸿门宴》、《义责王魁》、《描容上路》、《徐策跑城》选段,五位青年演员在继承麒派的基础上,都依据自身艺术条件展现出了不同的表演风格。
同时,杨少彭、王帅军、张桐、万琳、杨双赫演唱了杨派代表剧目《碰碑》中大段反二黄唱段“叹杨家”;周利、张蕊麟演唱了《双阳公主》选段,唱、做之间极具尚派特色;叶派小生包飞、金喜全、朱福演唱了《小宴》中的名段;康静、谭小令、张兰、吴雪靖、侯宇携手表演了李派老旦名剧《打龙袍》中的“龙车凤辇”和“一见皇儿”选段;魏积军、高明博演唱了裘派代表剧目《锁五龙》中的名段;朱强、穆雨、赵华演唱了《借东风》选段,尽展了马派潇洒飘逸、韵味醇厚的艺术魅力;李博、蓝天、王佩瑜共同演唱了《搜孤救孤》中的三个代表唱段;田慧、窦晓璇、单莹、张慧芳则再现了梅兰芳大师的代表剧目《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
最后,田磊演唱了李少春先生的代表剧目《将相和》中的名段,谭正岩、裘继戎共同演唱了《将相和》中的经典对唱,使我们在同一出《将相和》中,同时感受到谭派、李派、裘派的艺术魅力。
流派班学员们声情并茂的演出,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观众一边鼓掌,一边夸赞:“能欣赏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从心里高兴!”“他们就是京剧的希望与未来!”……演出结束之际,全体演员上台与台下观众同唱“甘洒热血写春秋”,预示着京剧艺术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京剧人的不懈努力下迈向崭新的春天。
2010年5月正式组建的首届中国京剧流派班,共有四十一位导师、六十六名学员。京剧流派班的举办,是继“中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之后,在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下,在中宣部、文化部的具体指导部署下,由中国戏曲学院具体负责承办。流派班形成了京剧流派艺术传承的新模式,是在京剧艺术人才培养、京剧流派传承方面又一次崭新并具有开创意义和实践意义的伟大工程,必将对未来几十年京剧艺术传承发展产生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