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先“生”夺人——第五届京剧青研班毕业集中汇报专场演出在京打响头炮
4月18日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内,观者如潮,掌声雷动,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九场集中汇报演出的首场“老生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这是第五届青研班继三月份的28场毕业系列汇报演出之后的“大轴”演出。
老生不“老”、先“生”夺人
本次首场的“老生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推出的都是老生行当的经典折子戏,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虽然扮演的是或成熟或老迈的男性角色,但私下他们却是个个英俊潇洒的男士,第五届青研班学员入学时的平均年龄在二十八岁左右,八零后的学员占到百分之八十,因此“青春活力”是第五届青研班的主要特色。本次以老生行当作为首场演出,一方面老生行当长期在京剧艺术中处于重要地位,另一方面,老生行当的唱腔艺术丰富多彩,表演讲究,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当。因此,第五届青研班的学员们先“生”夺人,赢得了满堂彩!
流派纷呈、剧目讲究
首场的“老生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流派纷呈,囊括了“谭派”、“余派”、“杨派”、“奚派”、“李派”等主要的老生行当的流派,剧目方面,则是经过了精挑细选,充分体现出了本流派特色。如“谭派”的代表剧目《定军山》,“余派”的代表剧目《琼林宴》,“李派”的代表剧目《响马传》、《上天台》等,这些剧目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骨子老戏”,不但有很高的演出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基本都被视为本流派的“看家戏”。
唱做俱佳、不分伯仲
参加演出的各个流派的演员们,无论在唱、念,还是在表演上都非常出色,冯冠博演出的《汉宫惊魂》,充分显示出了“王帽老生”的稳重,同时也将刘秀的内心通过唱腔表露无遗,大段的【二黄】唱腔饱满、圆润。马力演出的《珠帘寨》选场,唱腔华丽优美,洋洋洒洒的【西皮流水】令人回味无穷,“昔日有个三大贤”一段更是韵味醇厚。《定军山》是“谭派”的看家戏,从谭鑫培先生开始,久演不衰,此次韩胜存扮演的黄忠,是由谭元寿先生亲传,颇得“谭派”三味。上海京剧院傅希如出演的《三家店》是当年周啸天先生的名作,由于傅希如文武兼备,因此上演此戏游刃有余,将秦琼复杂的内心刻画地十分到位。天津京剧院的老生演员凌珂,在陈志清先生指导下演出的《琼林宴》问樵一场,主要以做工为主,此戏主要体现在脸上的神气,身体的协调度,以及同樵夫配合的“高低相”等,凌珂同扮演樵夫的谈元配合的十分默契,充分体现出了主人公焦急的内心,同时也将“余派”艺术的于平常之中见不凡的风格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老生专场的另一出“秦琼戏”是杜喆演出的《响马传》观阵一场,是李少春先生的力作,杜喆运用“腿功”等技巧,紧密结合人物,将秦琼的谨小慎微和果断勇敢很好地演绎了出来,使观众得到了艺术享受,彩声不断。张建峰演出的《空城计、斩马谡》是妇孺皆知的经典剧目,早年前后四大须生都演出此剧,但“奚派”演出较少,此次张建峰充分发挥了“奚派”艺术“洞箫之美”的艺术风格,“城楼”一场是全剧精华所在,张建峰对于唱腔的拿捏十分到位,《斩马谡》一场则很少有人单演,张建峰充分发挥他嗓音的优势,于高处响遏行云,将演出推向高潮,加以方旭配演的司马懿、刘魁魁配演的马谡,全剧圆满收尾。
“老生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取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戏迷们无不欢呼过瘾,他们将继续关注第五届青研班接下来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