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圆满收官

 12月19日,随着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京剧《袁隆平》落幕,“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2024年展演季圆满收官。本次展演季历时3个月,共举办了39场演出和1场展览,为广大观众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艺术盛宴。

经典隽永 梨园百花齐放

梅兰芳、程砚秋两位艺术大师熠耀菊坛,京剧梅派、程派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0月29日,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演出精彩上演。学校教师为观众献上梅派剧目《穆桂英挂帅·捧印》《游园惊梦》《桑园会》,致敬前辈大师,致敬梅派经典。在12月9日至11日举办的“梅派人才培养研究班”成果汇报演出中,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梅派人才培养研究班”学员精彩演绎梅派经典剧目《凤还巢》《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铁冠图·刺虎》《抗金兵》名段,集中展示了学习成果和艺术风采,让更多观众领略到梅派艺术的独特魅力。

10月24日至25日,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学员翟谦个人专场演出为观众带来京剧程派经典剧目《锁麟囊》全本戏,以及《荒山泪》《三堂会审》中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以细腻精湛的表演展示程派艺术唱念做舞全面发展的艺术特色。

“千里遥途来配凤,且喜佳期得乘龙。”京剧《龙凤呈祥》场面宏大、情节生动、行当齐全,经久不衰。12月9日和10月28日,学校知名校友和附中教师分别带来两场各具风格的《龙凤呈祥》。学校知名校友版《龙凤呈祥》名家云集,附中教师版《龙凤呈祥》别具特色,全体演职人员配合默契,充分彰显戏曲人的“一棵菜”精神,共同为观众献上这场吉庆好戏。

12月10日,在“群英荟萃”知名校友专场演唱会中,多名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优秀演员齐聚一堂,演绎诸多剧目名段,将悠扬婉转的唱腔、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现场观众沉醉其中。

10月23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四周年之际,第七届“青研班”戏曲经典演唱会精彩上演。本次展演季中,“青研班”学员共献上8场演出,既有《廉锦枫》《三盗令》《挑华车》等经典选段,也有《楚宫恨》等全本大戏,既有韵味深长、意境悠远的文戏,也有动作激烈、热情如火的武戏,使他们近一阶段的专业学习成果得到充分检验。

在京昆系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中,学校京昆系京昆表演、京昆器乐、戏曲舞台监督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携手上阵,奉上了京剧传统武戏《武松打店》《洗浮山》、流派经典《玉门关》《清官册》《望江亭》、新编经典剧目《对花枪》《谢瑶环》以及昆曲《活捉三郎》,是国戏学子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的生动展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一方戏、蕴一方情,各具特色的多剧种共同构成了戏曲百花园姹紫嫣红的生动局面。在中国戏剧“梅花奖”名家名段专场演出和表演系师生同台多剧种专场演出中,8位“梅花奖”得主与学校表演系师生齐聚舞台,联袂奉献了豫剧、越剧、蒲剧、汉剧、滇剧、越调、河北梆子、黔剧、秦腔、北京曲剧、昆曲、潮剧、晋剧、京剧、西秦戏、庐剧等剧种的经典选段与戏曲形体教学展示。在非遗剧种展演中,雁北耍孩儿剧、江苏梆子、京剧、茂腔、越剧精彩上演,不同剧种争奇斗艳,展示戏曲艺术的多彩魅力。

氍毹新篇 古韵更添活力

戏曲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社会变革发展,戏曲主动拥抱科技,守正创新,服务人民。

《白蛇传》是中国戏曲学院首任校长田汉担任编剧的传世佳作,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观摩大会上首次亮相,王瑶卿校长担任唱腔设计,教务主任李紫贵担任导演,在校生刘秀荣等担任主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传承意义,是学校的校戏。10月,展演季开幕大戏——中国戏曲学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创排京剧《白蛇传》在国家大剧院先后演出6场,热议不断、好评如潮。该剧以学校经典演出版本为基础,以“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为原则,在传统经典基础上赋予时代新意、融入科技时尚元素,让经典焕发新的风采,与观众共赴穿越千年的浪漫之旅。该剧被推选为“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荣耀剧目。

“在浩瀚宇宙、灿烂星河的背景下,通过对古老传说的创新演绎和生动表达,展现了温暖浪漫的人间诗意!”10月25日至27日,中国戏曲学院、湖北黄冈艺术学校(中国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和生源基地)主创和出品的原创元宇宙概念新视觉黄梅戏《七夕传奇》在国家大剧院北京艺术中心连续演出3场,场场爆满,引起观众热烈反响。该剧改变了传统故事的时代语境,强化了浪漫的情境意蕴,让现代与过去时空交织穿越,并以数字化、沉浸式、装置感为创意理念,赋予这一东方爱情故事浪漫唯美动听的时尚表达。

本次展演季,现代豫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和京剧《袁隆平》均由国戏学子编排演出。现代豫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根据李英儒原著小说及孟冰同名歌剧改编而成,导演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剧本、人物、情节、节奏、舞台时空、音乐音效、群体场面等进行了突破性尝试,展示了在戏曲美学精神引领下戏曲化呈现当代文学名著的可行路径,是一次对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演剧样式的有益探索。研究生跨系部联合创作剧目京剧《袁隆平》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原型创作,以袁隆平曾任教的安江农校为故事主要发生地,讲述了在杂交水稻研究初期袁隆平克服种种困难成功研制杂交水稻的故事,充分展现袁隆平求真务实、淡泊名利、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两剧分别入选首届“青春正当时”文艺中国毕业季主题展演暨全国高校美育成果展示活动和第十一届中国高等戏剧教育联盟交流活动暨第五届大学生戏剧展演活动、2024年度科学家故事舞台剧推广名单,广受好评。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化应用快速演进,舞台美术的技术、材料、手段更新发展速度极快。“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实践教学展以多媒体音视频、光影秀、沉浸式空间等新颖形式,展示了舞台设计模型、沉浸式光影秀、舞台影像设计、交互设计、AI数字设计、人物造型设计、传统戏曲服装工艺、古建筑临摹等作品50余件,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充分彰显舞美系师生将科技赋能戏曲艺术,在学习和创作中与时俱进、薪火相传、守正创新的坚实足迹。

戏韵悠扬 谱写华彩乐章

音乐是戏曲的灵魂,不同地域流派各具魅力。本次展演季举办的5场音乐会上演了多部学校原创民族器乐作品,师生同台献艺,以恢弘大气、隽永悠长的气韵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精神。

“夜色深沉梨花开”京剧经典曲牌演奏高级人才培训成果汇报演出以京剧曲牌为灵魂线索贯穿全场,将传统乐队、民族小乐队与民族管弦乐队巧妙结合,通过多种编配方式,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戏韵管弦”音乐会是学校重要的艺术实践品牌之一,自2013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12月18日,戏韵管弦原创作品音乐会“戏曲里的中国”精彩奏响,由学校音乐系教师创作的十部具有戏曲风格的原创民族器乐协奏曲均为首演。作品以不同地域的戏曲剧种音乐为原本融合创作,师生共同演奏,赋予作品更纯正的戏曲韵味和更为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学校共18项教学成果入围,其中7个项目获“优秀展演项目”,入围数量在全国100多所艺术院校中名列前茅。11月8日举办的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入围获奖成果音乐会对学校入围教学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充分展现了国戏学子昂扬向上、不懈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彰显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展的勃勃生机。

11月17日、19日,两场胡琴音乐盛宴先后上演。在弓弦和鸣——胡琴重奏、合奏专场音乐会中,来自中国戏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等院校的优秀演奏人才同台献艺,让观众沉浸于弓弦和鸣的绝美境界。乐心飞扬——宋飞从教25周年师生音乐会以独奏、重奏、齐奏等不同表演形式彰显胡琴音乐的独特魅力,展示学校在胡琴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

教学相长 薪火代代相传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四年来,学校师生学回信、践初心、担使命、作贡献,通过本次展演季向广大观众集中汇报学校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本次展演季由艺术实践管理中心统筹安排,京昆系、表演系、导演系、音乐系、舞台美术系、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继续教育部、附中、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张火丁京剧程派艺术传承中心等通力配合,参演师生超过2700人次。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磨砺本领反哺课堂教学,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戏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学生全情投入、一丝不苟,在排练和演出中精进专业技能、增长舞台经验。从台前到幕后,参演师生坚持“传帮带”,在每一台演出中通力配合、各展所长,守正创新推动梨园薪火相传。

展演季前夕,学校开设“国戏风华”微信公众号,聚焦“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展演季等活动,展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学校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师生团队全面参与本次展演季的宣传策划、新闻撰写、照片和视频拍摄、公众号排版等工作,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增强实战本领。学校自有新媒体平台发布本次展演季有关信息245条,总浏览量逾306万,多元化宣传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戏师生回信5周年、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5周年。学校持续深化“国戏风华——中国戏曲学院展演季”品牌建设,通过专业、丰富、鲜活的戏曲艺术表达,传承中华文化,讴歌时代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更好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国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