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著名学者孙惠柱来我院举办讲座

应戏文系邀请,6月1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做题为“用戏曲重新创造西方经典”的学术讲座,我院师生百余人到场聆听。

讲座正式开始前,系主任谢柏梁主持讲座。孙惠柱教授是我国优秀的戏剧理论家、剧作家,曾经在美国留学和教书。同时,孙教授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演艺高校联盟副主席,人类表演学旗舰学刊纽约《戏剧评论》(TDR: The Drama Review)联盟轮值主编,英国大学戏剧联合会学刊《戏剧及表演研究》顾问编委。曾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剧协戏剧院校亚太局主任。

讲座开始,孙惠柱教授就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西戏西演”,究竟化是不化?在这个问题上,中西也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态度。西方认为用化妆改变发色和肤色是种族问题,事属敏感,因此,任何跨种族的化妆都是不可以的;而在中国的认知里,改变肤色可以保持角色的原汁原味。不同文化的摩擦,曾一度让一出外国戏剧搬到国内舞台十分费力。

随后孙惠柱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内容的移花接木,把故事搬到中国,让它在中国文化的土壤生根发芽,重焕新生。孙教授正是用这种办法,移植了许多国外优秀剧本,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例如孙教授创作的越剧《心比天高》,就是由易卜生的《海达高布乐》改编而来,《心比天高》的演出取得了成功,它不仅让中国的观众满意,也获得了挪威人的喜爱。同时,孙教授也分析了“西戏中演”带来的一些思考,特别是用戏曲演出外国剧本的舞台处理手法,譬如《心比天高》的烧书、《俄狄浦斯王》的挖眼等。精彩的演讲让在座师生听得聚精会神,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在交流环节中,多位师生向孙教授谈到在学习外国戏剧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孙教授认真倾听并耐心地给出了自己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