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研究的新进阶《梅兰芳全集》新书发布会在我院举行
10月10日上午,由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中国戏剧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梅兰芳研究的新进阶——《梅兰芳全集》新书发布会”在我院综合楼三层报告厅举行。出席新书发布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中国戏曲学院党委书记龚裕、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伍皓、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中国唱片总公司总经理高琦、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樊国宾、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周浩、北京出版社副总编辑吕克农,梅兰芳先生的家属代表梅卫平、梅卫华、范梅强、梅玮,中国戏曲学会原副会长龚和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钮骠、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吴迎、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武汉大学教授邹元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施旭生等著名戏曲学者也参加了发布会。
《梅兰芳全集》是我院申请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也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该全集由梅葆玖先生担任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教授担任主编。
发布会上,傅谨教授和出版方负责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全集的编纂出版经过。随后,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发言。他认为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表演艺术最能鲜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中华美学精神,《梅兰芳全集》的出版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理论的一次生动实践。
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在发言中指出,《梅兰芳全集》是北京市委宣传部实施文化传承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北京市一直重视对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尤其是对一些划时代的领军人物的生平事迹、艺术经验、美学思想的总结。《梅兰芳全集》的出版给这一工作规划带了个好头。中国戏曲学院目前承担了北京市关于戏曲流派研究的任务,京剧流派创新是戏曲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趋势和需求,我们以此立项,就是想把这个内在需求转变成主体的自觉过程。这是使命使然,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规律使然,希望此项课题能从《梅兰芳全集》的整理出版中得到有益启示。
龚裕书记首先向《梅兰芳全集》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学院多年来始终以“戏曲人才教育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和戏曲文化传播中心”三个中心作为建设目标。我院以傅谨教授为代表的学术团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京剧学的创建研究、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戏曲名家传记的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学院希望通过“三个中心”的建设,实现从教学型高等院校向教学研究型高等院校的转变。《梅兰芳全集》的出版对国戏的戏曲理论研究而言是一个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学校的理论研究有很大促进,也必将对整个中国戏曲理论研究领域产生积极推进作用。梅兰芳研究始终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学术重点。2013年,国戏成立了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并相继召开了以“梅兰芳与京剧的传播”为主题的第五届京剧学研讨会、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研讨会、纪念梅兰芳访苏80周年研讨会等活动。《梅兰芳全集》的出版发行,是多年来学院学术团队对梅先生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梅先生的研究向更高、更深的领域迈进的一个奠基性的成果。
龚裕书记认为,这套全集的第一个特点是全——全集编纂团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了目前为止梅兰芳先生的所有存世文献;第二个特点是准——对这些文献还原对比、论证甄别、编辑校释,力图把这些文献资料准确无误地呈现给读者;第三个特点是多——查阅过的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有20多家,翻阅过的报刊横跨40多年,查询过的数据库10余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长许正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崔新建也先后发言,向《梅兰芳全集》的出版表示了祝贺。
梅玮代表梅兰芳先生的家属作了发言。他说,梅兰芳先生既是京剧艺术上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我们不能仅把目光局限在他的艺术或者他的品德上,而更应该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宏观角度去看待他。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梅兰芳先生自己的文章和从他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而《梅兰芳全集》的出版为我们更加宏观全面的研究梅兰芳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平台。同时,作为梅兰芳先生的晚辈,我们后代并没有过多的机会向他去讨教、学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而全集的出版让我们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先辈。
在随后的专家研讨阶段,钮骠、吴迎、秦华生、邹元江、施旭升等人就全集出版的意义和价值谈了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全集的出版将有助于增强读者和戏曲从业者对中国优秀戏曲文化的认同,有益于拓展戏曲研究,探索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和传播将发挥重大作用。
《梅兰芳全集》是对以梅兰芳署名的存世文献的首次结集,共八卷200多万字,另附两卷梅兰芳经典唱片光盘,为梅兰芳研究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资料,具有很强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梅兰芳先生一生著述甚丰,既有《舞台生活四十年》《我的电影生活》《东游记》等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单行本,也有梅兰芳几十篇重要文章结集而成的《梅兰芳艺术散论》、《梅兰芳文集》等。200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曾把以上各种图书及梅兰芳先生演唱的剧本汇总,出版了《梅兰芳全集》,但梅兰芳先生的书信、诗词和散见于各类报刊的文章从未完整搜集整理过。因此,出版一套全新的《梅兰芳全集》,为梅兰芳研究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资料,一直是出版界和戏曲界共同的愿望。2010年春天,我院傅谨教授开始与中国戏剧出版社酝酿出版一部全新的《梅兰芳全集》,为梅兰芳研究提供新的文献史料。五年多来,傅谨教授带领由中国戏曲学院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和多所高校的优秀中青年学者组成的编纂团队,重新挖掘、整理梅兰芳先生的文字资料,并对此做了详尽的整理、校注,从多个侧面展现了梅兰芳不同时代的著作风貌,为梅兰芳研究提供了更翔实和更丰富的资料,开辟了梅兰芳研究的新路径。
《梅兰芳全集》特色鲜明。一是新发现了著述、史料与文献。梅兰芳各个时期散见于各类报刊的文章非常之多,其中全集编纂过程中新发现的就有200多篇。在整理过程中,编者还发现了梅兰芳访苏前中华民国驻苏使馆与梅兰芳就访演事宜的来往电报50余封,对展现梅氏当年访苏的真实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文章和资料此前从未结集出版过,也是出版全集的重点和最富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之处。二是对之前出版的梅兰芳作品进行了错讹纠校。此前出版过的各个版本的梅兰芳有关著述,均因为社会背景、历史原因等被不同程度地增删过。此次整理,编者本着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原则,将以原初文字为基础适当校注,把不同版本予以对照,为研究者提供多侧面多角度的资料。三是《梅兰芳全集》精装版附赠了中国唱片总公司首次整理并出品的《梅兰芳老唱片全集》。《梅兰芳老唱片全集》是在梅兰芳逝世后,出版界第一次对这份珍贵遗产进行全面集理,12张CD囊括了梅先生1936年之前灌制的全部唱片,共169面粗纹唱片,包括42个剧目,记录了梅先生继承、加工的传统戏和创作新排的个人本戏之精彩片断,是梅先生艺术鼎盛时期演剧活动的缩影,尤其是梅先生1936年演出的《生死恨》的实况唱片,更弥足珍贵。
发布会主席台
《梅兰芳全集》精装
《梅兰芳全集》平装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