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谭鑫培与京剧的辉煌”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7年适逢一代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诞辰170周年、逝世100周年,为进一步探讨谭鑫培先生在京剧史上的历史地位及成就,深入研究其对当下京剧艺术的影响与启示,9月21上午,由北京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承办的“谭鑫培与京剧的辉煌”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出席此次研讨会,谭门后人谭孝曾、谭立曾先生以及诸多业内资深学者、教授与会并参加研讨,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中新社等多家媒体到场采访。研讨会由戏曲研究所所长傅谨教授主持。

北京京剧院党委书记刘胜利首先致辞。他指出,2017年不仅是谭鑫培先生诞辰170周年,同时也是谭富英先生诞辰111周年,为纪念二位京剧艺术革新发展的奠基者、领路人,回顾和传播二位大师对中国戏曲做出的卓越贡献,北京京剧院历时近一年之久,打造了“历史辉煌、今日经典—纪念谭鑫培先生诞辰170周年、谭富英先生诞辰111周年”大型系列演出活动,活动精心策划、准备充分,剧目丰富多彩、一票难求,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同志观看演出并作出重要指示。刘胜利书记认为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具有历史意义,期待与会专家所研讨的理论成果能够为京剧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实践指导。

中国戏曲学院巴图院长就谭门七代艺术传承对当今戏曲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启发展开叙述。巴图院长谈到,家族传承是谭门七代的表现形态,上百年积累沉淀的家族文化,家族成员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感,对家族繁盛的责任与担当,基于血脉亲情的家族扶携,对京剧事业特别是谭派艺术的坚定信仰,“替祖师爷传道”等精神基因推进谭门七代父析子荷,绳厥祖武,坚忍不拔,孜孜以求,形成了谭门今日的盛况。我们要深入研究的,是不可复制的家族传承中可复制的京剧信仰、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以及谭门家族传承的深厚内涵。巴图院长回顾了谭家尊师重教的家族门风和历史往事。他谈到,谭门传承具有开放通融的教育观念,历代掌舵者均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心态、打破门户的开放观念、博采众长的学习态度、唯才是学的教育思想,投拜名师、坐科学戏、院团传习等等,故谭门后人的成功,绝非偶然。巴图院长认为,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不同的教育形式在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的关联作用,从谭门七代的传承中思考不同的教育方式之优长,做到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融通。

谭门后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先生谈到:今天,我们总结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和规律,旨在让历史的辉煌于当代重现,同时,我们要正本清源,对谭鑫培先生的历史地位及成就作一科学、权威的客观评价,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中国戏曲学院鈕骠教授说,谭鑫培先生不仅是伶界大王,更是“梨园汤武”,他与王瑶卿先生俱是京剧界的革新家,我们应当有意识的传承大师的创新、变革精神。叶蓬教授谈到,在京剧的历史长河中,谭鑫培先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腔不学谭”,所有的老生流派均出自谭派,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革新精神,更要将他的传承精神延续下去。“学习谭鑫培先生,要在继承当中求发展”,武生名家杨少春教授感慨谈到:近些年一直在提倡剧目创新,一出戏耗费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却没能保留下来,而谭鑫培先生所创排的剧目却流传了百余年,究其原因,即要保留精髓,用表演、身段和技巧征服观众。

天津市艺术研究所原所长、戏曲理论家刘连群数次提到“谭门情怀”一词,谭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上曾与多位艺术家相互协作、相互提携,这种精神正是为梨园界应当崇尚及弘扬的合作精神。通过此次纪谭演出中改编《打棍出箱》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谭元寿先生忠于继承、不断进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谭鑫培精神在谭门后人身上的折射。北京戏曲评论学会会长靳飞认为,谭鑫培是中国京剧艺术的开创者,确立了京剧作为全国性剧种的崇高点;他是京剧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对京剧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与梅兰芳先生共同构成京剧艺术的坐标轴,成为京剧艺术新的评价标准和体系。某种意义上讲,谭鑫培亦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开启者,他提携了中国电影,开创了京剧艺术的明星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宝堂教授为谭鑫培先生归纳功绩如下:一是将汉调京化,将京音融入到汉调,以“湖广音、中州韵”确立规则;二是“时尚黄腔喊似雷”的改革先驱,他降低调门、改革唱腔、丰富韵律,此乃大力突破的改革之举;三是对各类文戏、武戏的大规模整合、改编,特别强调“武戏文唱”;四是其表演境界的自然与传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院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教授因外出不能到会,特意以书信致辞形式诚表贺意。信中提到,谭鑫培大师是京剧形成的开山鼻祖,先生的天才创意加以四十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京剧“无生不谭”的宏大局面。谭家一门传承有序,生生不息,他们对于京剧的传承和发展功勋卓著,我们应向谭家看齐,万不可忘本忘祖。

中国戏曲学院海震教授从音乐的角度阐述了谭鑫培先生的声腔意义。他总结道,谭鑫培先生将老生的唱腔从原来一味的高亢激越改革为细致婉转,赋予了老生唱腔更多的表现力。北京联合大学周传家教授谈到,谭鑫培先生的唱腔醇厚挺拔、念白抑扬顿挫、行腔运气通畅、换气灵活自如,但他不是莽撞的革命家,他在革新之时非常审慎,每一句都深入研究反复琢磨,绝不纯粹玩弄技巧,目的是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谭鑫培先生是京剧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一座高峰,更是一本内涵丰富的书。中国人民大学谷曙光教授将京剧比作长江,而谭鑫培则是长江之关键枢纽——三峡,他是集京剧大成者,他的地位是无以伦比的。中国戏曲学院吴新苗副教授谈到,谭鑫培先生是晚清京剧变革时期,推动并象征着京剧成熟的一座丰碑。他天赋极高,可谓是天才型的艺术家,他熔铸众家、师心自用,学百家之所长,善于发挥主体的灵动性。他长期在宫廷演出,受到贵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又受繁荣的商业演出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含蓄蕴藉、通俗晓畅的艺术品格,我们应继承、发扬谭鑫培顺应潮流把握时代的艺术追求,和立足传统又勇于革新的艺术精神。

傅谨教授在总结中谈到,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我们对谭鑫培先生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仍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仅仅将谭鑫培看作一位流派创始人,这是远远不够的。谭鑫培使皮黄腔超越了其他剧种变身为国剧,这是他对京剧艺术的最大贡献。“谭鑫培先生使我们理解京剧,理解中国文化正确的桥梁,所以,对谭鑫培先生的研究,无论怎样都不为过”,傅谨教授如是说道。谭派艺术滋养了京剧各个流派,为京剧美学奠定了基础,谭鑫培用他的艺术给予京剧标准的美学规范。此外,谭鑫培对于同时期海派京剧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他矫正时弊,用精湛的艺术征服了当时的上海观众,为京剧艺术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亦是谭鑫培在今天的时代意义中不可或缺的一点。

四海一人,伶界大王,百年谭门,薪火相传。我们要深刻认识谭鑫培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于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我们要认真总结谭门艺术代代传承的内在规律和可行经验,将其作用于当代戏曲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让经典艺术在今日舞台上重放光芒,让传承精神在当今社会里绵延不绝,这即是我们纪念谭鑫培先生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