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研究生对话第十届“国戏论坛”

2017年12月7日,由我院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主办、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届国戏论坛在学院小剧场举行。此次论坛特别邀请“青年之声”直播平台来为论坛进行现场直播,同时邀请网易公开课将研究生学术风采传播同步至网络平台。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副院长赵伟明及应邀担任本次论坛的评委谢柏梁教授、顾玉杰教授、王绍军教授、王永庆副教授、李晓天副教授、颜全毅教授、彭丁煌副教授、迟雪峰副教授、胡娜老师出席了本次论坛。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城市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会代表也出席了本次论坛。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王凯峰代表兄弟院校嘉宾为论坛致辞,希望与会代表能够加强学术交流,开展艺术合作,积极打造首都高校间研究生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

 我院研究生会主席胡奕博代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老师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研究生会将在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的领导下,在广大在读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打好继承和创新两张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巴图院长宣布“国戏论坛”开幕并致辞。国戏论坛举办到第十届,由一到十,体现的是国戏人勇于传承的优良传统,体现的是国戏人代届衔接有序传承的学术品质,我们有责任用这样的戏曲思想和观念,度量自我,检验既往,影响同道,引领社会;国戏论坛见证和助推了学院的十年成长,从论坛中走出来的2012级研究生姬超,如今成为耶鲁大学的访问学者,这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其对传统“六艺”推广的兴趣,是国戏学生文化身份的表达;通过论坛,希望同学们从中华戏曲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五个方向研究学问,探究真相,思考戏曲的继往、现在和将来,以此来反哺自己“三基一创”的提升;我们即将面对富连成科班停办七十周年、中国现代戏曲教育近七十周年、中国戏曲大学教育四十周年、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院依托四十年经济社会的伟大变化,反思戏曲教育的得与失,这对于学院可持续办学、保证办学质量和方向尤为重要,希望同学们面对新时代戏曲发展态势,形成我们的观察、思考、结论,期待大家学术与思想的精彩交锋与碰撞。

参加本次论坛的20位来自北京各高校的选手上台,用精彩讲演展示了自己的论文:丁雪《论京剧<青衣>与奥尼尔<诗人的气质>的悲剧精神》、赵凯欣《禅宗思想在徐渭<玉禅师>一剧中的体现》、孙昊《南北探索 虚实之间——从<野猪林>到<白蛇传>浅谈南北戏曲电影的风格差异和创作探索》、闪帅《天地孰为贵?乾坤只此生——试论<牡丹亭>的文化背景及其文化意义》、张妮《<牡丹亭>中杜丽娘的“鬼魂”形象》、郑莉《对新世纪后创作的二人台现代戏所存在的问题的探析》、朱健健《论越剧<烂柯山—雪樵>朱买臣形象的塑造》、刘芯男《<六十种曲>本<琵琶记>与<缀白裘>本<琵琶记>宾白之比较》、陈思远《观众也是舞台的一份子——从观众角度探索戏曲艺术的价值实现》、高荣《浅谈孔子的美学思想及其对现代戏曲教育的启示》、陈蕴雯《浅析徐渭“本色论”在<四声猿>中实践运用》、张玲如《论金圣叹、李渔对<西厢记>“主脑”的认知差异》、张雪莹《新时期伶人题材戏曲剧目研究》、薛强《一山一水一古镇 遗风古韵双戏楼——山阳县漫川关镇双戏楼考析》、谈悦《<一捧雪>传奇的流变》、齐鹏《陈墨香著述考》、吴昊《丹青女易描,真色人难学——<牡丹亭·写真>中杜丽娘“照镜写影”动作之探微》、董茳桐《<中国早期戏剧画刊>中的梅兰芳资料综述》、李俊蓉《歌尽桃花扇底风——近代以来<桃花扇>戏曲改编本研究》、翟长锋《浅析国产动画片中的角色变化》。通过论坛,大家交流思想心得,共享学术旨趣,切磋思想方法,砥砺科学精神,赢得了与会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论文演讲结束后,谢柏梁教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论文演讲进行细致地点评。他认为,本届“国戏论坛”的参赛选手准备充分,研究深入,题材新颖,体现了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并鼓励大家继续前行,勇攀高峰。随后,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刘婧宣读获奖选手名单,处长李威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学术研究需要交流与碰撞。我院研究生在未来的发展中依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拓宽视野,敞开胸襟,积极关注国内外戏剧的发展态势,学习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秉持中国戏曲的特点,在保持中华戏曲的神韵下,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吸收、借鉴、再创新,发展我们自己的戏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