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离别,不是散场——我院举办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2018年6月27日,我院举行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巴图、副院长赵伟明、副院长宋飞、副院长冉常建出席典礼。来自各个系部的导师代表、全体2018届毕业生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参加了本次典礼。
上午9时许,毕业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由冉常建副院长宣读中国戏曲学院2018届毕业生名单。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校友代表、导师代表相继向导师、同学以及学院表达深切的祝愿。
戏文系研究生王崇烨代表2018届毕业生发言,向一直关爱和教诲同学们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由衷的感谢,向陪伴了三年的同学们表示真诚的祝愿,希望同学们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会继续填好人生的履历表,为母校争辉添彩。卢路路同学的父亲卢文斌作为家长代表致辞,他首先向在座的毕业生表示祝贺,向各位辛勤的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各位同学学会宽容,学会感恩,踏踏实实地走好未来之路,但无论走得多高,家和母校都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关怀和帮助。
京剧系副主任顾玉杰老师代表全院教师对2018届毕业生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同学们继续弘扬“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精神,不断提高思想和专业素质,从社会的大舞台上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勤奋学习、开拓创新,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才,不辜负学院、老师的期望。
2015届研究生杜彩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她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师弟师妹们分享了她与戏曲、与国戏之间的故事,希望各位毕业生们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为家人争光,为母校争荣,对所有关爱、关心、陪伴我们的每一位家人、老师、朋友们负责。
巴图院长在致辞中说:“召开这样隆重的毕业典礼,具有很强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可能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位加冕仪式,体现国家对于同学们学业高度的认可和确定;二是告别的仪式,同学们庄重地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告别你们青春的学习岁月;三是壮行仪式,老师们目送大家坚定地走向诗和远方。”巴图院长希望同学们对既往三年经历进行认真总结和梳理,因为过去、当下和未来一脉相承,关联紧密,过去正在深刻地塑造当下,也必然会深刻地影响未来。这一观念于学院发展和同学们发展均适用。过去三年,是大家人生历史中的一个阶段,也可能是未来人生的一个缩影。程砚秋大师为我们三年的总结提供了一个范本。王瑶卿先生曾说:“我终其一生辅导了这么多的学生,阅人无数,但是,像程砚秋这样苦学,这么执着的,无二份。”正因为这个“无二份”的“恭”“勤”,才使程砚秋成为能够开门立派的一代戏曲大师。唐代诗人贾岛说过“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同学们学习“佳句三年得”的推敲精神和程砚秋先生的恭勤善学,将来必有所成。有国戏文化基因的学子应该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至于如何来做,巴图院长讲到,在这个关键的命题上,梅兰芳先生给我们树立了标杆。在中西文化尖锐对立的时期,作为焦点人物,梅兰芳先生突破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封锁与围剿,成功地将中国戏曲之美渗透到西方文化的核心地带,努力为中国文化的现代方向纠偏导航。齐如山先生曾对梅先生说:“我今日郑重其事的告诉您一句话,倘有人怂恿您改良国剧,那您可得慎重,因为大家不懂戏,凡这几年来改良的戏都是毁坏旧戏,因为他们都不懂国剧的原理。永远用话剧的眼光来改旧戏。那不但不是改良,而且不是改,而是毁而已。”梅兰芳对这样的观念进行了扬弃,坚持了戏曲发展的辩证法,遵循移步不换形的艺术规律,陆续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这一系列的新戏,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前几年学院也复排了相关的剧目,背后体现的是先生尊崇传统、因应时代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按照习总书记的话就是“双创”——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因应时代,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在讲话的最后,巴图院长与大家分享了富连成社的学规“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望大家珍惜青春岁月,专心一技之能,坚韧不拔,孜孜以求,努力做新时代中国戏曲文化忠实的践行者。
校友会主任冀志刚老师接过毕业生名单,这就意味着2018届研究生正式毕业,成为中国戏曲学院校友中的一员。随后,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李威宣布院级优秀毕业生名单并颁发证书;冉常建副院长宣布优秀毕业论文名单并颁发证书;赵伟明副院长宣布优秀毕业作品名单并颁发证书;宋飞副院长宣布学业鼓励奖名单并颁发证书;巴图院长宣布市级优秀毕业生名单并颁发证书;龚裕书记宣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单并颁发证书;巴图院长为全体毕业生授予学位证书并拨流苏。毕业典礼的最后,院领导、老师与2018届毕业生们合影留念。
祝愿2018届毕业生如同这热烈的阳光,拥抱精彩的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书写更为浓重的篇章,也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国戏人的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