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顺利完成毕业答辩
4月27日,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毕业答辩在我校举行。校党委书记李必友,党委副书记、院长尹晓东,党委常委、副院长冉常建巡视检查答辩现场,旁听学员答辩。
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创办近30年来,始终坚持专业技能训练与理论研究并举,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标准,培养青年戏曲领军人才的学术规范,全面提升青年演员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艺术理论素养。每位学员在理论导师的指导下,在毕业前根据三年的学习收获和艺术感悟独立撰写毕业论文。
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在中宣部、文旅部、教育部、北京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中国戏曲学院的精心组织和科学筹划下,学员们经过三年卓有成效的不懈努力,已完成全部剧目研习、理论教学、舞台实践和毕业公演。2024年10月,学员们进行开题答辩,评审专家从论文的立论基础、论证角度、逻辑架构以及措辞用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全面细致地为学员捋顺写作思路,明确撰写的重点和亮点,指出不足和问题。学员们根据专家们的开题意见进一步丰富完善,为论文撰写和毕业答辩打下较好的基础。
赵景勃、张关正、刘坚、裴福林、赓续华、乔慧斌、刘侗、谷曙光、张正贵等校内外戏曲表导演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专家受邀担任答辩评委。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是对戏曲表演艺术基于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把握,全体学员的论文经过理论导师的指导和开题环节的把关,整体质量优良,选材角度多样,论证翔实准确,内容涉及剧目的技法传承、流派的发展比较、艺术家的经验总结、新剧目的创演思考、京剧人物的塑造手段、中国传统审美的独特表达、新时代戏曲领军的使命担当等,以戏曲的表演艺术本体为基础,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研究。同时,在论文的写作中能够较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艺术自觉和广阔的艺术视野,彰显了新时代戏曲领军人才丰富的艺术思考及应有的积极作为。第七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学员毕业论文将在修改后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