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群芳共祝 锦绣荣光——庆祝建校70周年教学成果展演《表演系多剧种折子戏专场》隆重上演

10月17日晚,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教学成果展演《表演系多剧种折子戏专场》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隆重上演。此次演出由表演系师生单纲主演,五位梅花奖获得者、表演系优秀教师携青年学子演绎12出经典折子戏片段,昆曲、京剧、豫剧、越剧、祁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河北梆子、粤剧、晋剧10个剧种同台亮相,展示新中国戏曲教育及我院多剧种教学的丰硕成果,丰富多彩的剧种盛宴为校庆再添新色。

我国戏曲现存348个剧种,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剧种在传统文化保护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学院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戏表演人才培养对于全国各剧种人才培养进入高等教育的特殊价值和可行性,决定组建以地方戏表演人才培养为办学主体的表演系,作为学院发展新的增长点,自2009年重组表演系以来,相继招收了昆曲、藏戏、粤剧3个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2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以及北京曲剧、吉剧2个地方新兴剧种纳入到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中,办学范围遍及19个省份,逐步实现了全国主要地方戏曲剧种的省域覆盖,彰显学院对全国戏曲剧种传承保护的决心和所取得的成绩。

此次演出中,表演系120名师生同台献艺,充分展示了“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传统经典剧目教学与角色创造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育人成效。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表演系王振义老师,与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魏春荣老师,表演系优秀青年教师衣麟、李鑫艺、林永娜等分别带来传统京昆折子戏《牡丹亭·惊梦》《挑华车》《长生殿·酒楼》《扈家庄》,展现了表演系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为校庆献礼。3位优秀毕业生、梅花奖获得者刘雯卉、肖笑波、陈丽宇作为各剧种的青年领军人物,在舞台上竞展风采,由她们演出的豫剧《穆桂英挂帅·挂帅》、祁剧《目连救母·奈何桥》、越剧《盘妻索妻·洞房》,展示出她们精湛的艺术造诣和地方剧种浓郁的声腔特色以及地域文化特点,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外,黄梅戏《天仙配·分别》、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比古》、河北梆子《王宝钏·大登殿》、粤剧《柳毅传书·花好月圆》、晋剧《凤仪亭·小宴》的表演者均为我院表演系培养的多剧种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他们以规范的台风、细腻的表演展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与国戏学院派的表演风格。脍炙人口的唱腔、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经典片段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共鸣。

本场演出从策划至演出,台前幕后的师生均付出大量心血,充分发挥学院的“一棵菜”精神。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剧种国戏毕业生克服困难、协调与单位的排演时间,齐聚国戏献艺校庆70周年,共同营造喜庆热烈的氛围。师生同台、多剧种共演的形式,彰显经典魅力,更是充分体现我院戏曲教育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喜人格局。

演出期间,学院党委书记龚裕、院长尹晓东、副院长汪泽,青海文化厅副厅长郭法祥、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湖南祁剧院院长刘登雄、南宁艺术研究院院长方宁;特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京剧名家白玉玲先生莅临现场一同观看演出。现场央视频直播平台、百度百家号直播关注率达十万人次。

七十载锦绣荣光。未来,表演系师生将继续秉承“德艺双馨,继往开来”的校训,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站在戏曲人才培养的新起点,为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