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经典•大师——新时代京剧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圆满举办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京隆重举办。由我院和梅兰芳纪念馆、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经典·大师一一新时代京剧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作为本届京剧艺术节的理论研讨活动,于2021年10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开幕式上,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徐晓辉、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尹晓东、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许浩军先后致辞。尹晓东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戏曲学院能够成为中国京剧节中重要研讨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倍感荣幸。2020年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学院师生的重要回信中强调:“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艺术关键在人”。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一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参加、参与、举办此次研讨会,能够吸纳更多智慧经验,推动学院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中国戏曲学院作为戏曲教育最高学府的师资优势和科研优势,进一步提升学院在高端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深入探索、逐步形成学院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特色、新优势和新贡献。

在随后为期两天的研讨中,来自全国各科研机构和高校的50余位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主要围绕“经典锻造与艺术高峰”“经典剧目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新编戏曲的经典化研究”“梅派及京剧经典剧目”“北京文化与京剧发祥地研究”“世界视野中的梅兰芳形象”“东西方戏剧表演研究”“四大名旦现象与文化研究”“戏曲大师与文化空间”“大师产生与戏曲人才的培养”“梅兰芳与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及体系”等议题,展开了充分而热烈的学术交流。其中,来自我院的六位专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我院院长尹晓东在题为“京剧<智取威虎山>几次重大修改的启示  ”的报告中通过对我国首部被拍成电影和确立为中西混编乐队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创作修改过程和重点唱段的介绍与分析,充分展示了透过经典所带来的从唱腔功能到器乐表现层面的启示。此外,他指出,当代京剧的发展应既保存古典美,又创造现代美,只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永恒关系才能不断发掘京剧艺术的内在潜能。                     

我院副院长张尧在题为“京剧经典剧目舞台规制传承的必要性”的报告中指出“经典即是标准,大师就是标杆”。京剧经典剧目是综合京剧名家表演风格、技术手段、音乐样式、舞台规制的集合体。他以自己近年来和国戏师生及相关戏曲院团合作所打造的囊括百部传统戏曲经典剧目舞台规制著作为例,进一步阐释了传承京剧经典剧目就是全面“活态传承”的多方面具体表现。

我院党委常委、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的发言以梅兰芳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的海外报道为关注内容,分析了海外媒体对梅兰芳艺术形象与生活形象的人格化表达,总结了其中的特点;也指出梅兰芳海外形象人格化传播在艺术造诣与人格魅力方面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京剧的海外媒体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应注重多样化、多角度,更要善于利用媒体的多重属性,以完成京剧及从业者形象的多元化传播。

表演系主任王绍军的发言围绕新时期戏曲导表演人才的艺术素养和人格构建展开。对戏曲导演、表演人才在技术储备与艺术风格的建立、中外戏剧理念和形式的交融、继承与创新的维度把握、文化学养和艺术素养的关系、生活哲理和信仰观念的表达、悲悯情怀和格局视野的兼备、政治站位和艺术创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提出作为戏剧创作者,要用戏曲的语言讲政治,用艺术的形式传文化。

戏文系教授吴新苗介绍了《舞台生活四十年》这一部戏曲口述史长篇巨著,认为其摆脱了以往戏曲口述史料凌乱、庞杂和缺乏统一主题的缺点。同时,梅兰芳、许姬传以使青年演员和学生从中“得到益处”为标准,界定口述内容范围,对代表剧目一字一句、一招一式的解析是该书最核心的内容,对其他名伶的回忆也以艺术成就介绍和经验总结为主。这一切使得该书具备了戏曲表演艺术教科书的性质和功用。

戏文系副教授陈建平展示了论文《邕剧排场戏的演出与传承》,她认为广西邕剧经典排场中保留了大量南派武功特技,有着鲜明的邕地文化印记,是识别剧种身份的重要表征,故当下的邕剧传承工作,尤应重视邕剧排场戏的整理、抢救与培训。

作为戏曲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国京剧艺术自近代以来逐渐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戏曲剧种。而在京剧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中,也涌现了以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为代表的一代代表演艺术大师,他们创造的众多经典剧目不仅展现了京剧鼎盛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对后世京剧的发展也产生着深远影响。他们的经典如何成为经典,这些艺术大师何以养成,是我们探索中国文艺发展如何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时代命题所必须直面回答的问题。此次研讨会也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文旅中国、中国艺术头条等国内媒体参与了此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及会议讨论,将对本次研讨会作持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