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跨界”牛人:唱遍京徽黄 所演皆皖人

剧照上的这个戏曲人物是谁?估计稍有看戏经验的人即使没看过这个剧目应该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这扮相,这神气,这眼神里的虎威——嘿嘿,准是曹操吧?

没错,这位爷正是曹操,是黄梅戏《小乔初嫁》里的曹操,扮演这个曹操的是戏迷票友们所熟悉的京剧名家董成。

交待一下背景,《小乔初嫁》是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新近推出的大型原创黄梅戏舞台剧,该剧荟萃了强大的主创团队和顶尖的演员阵容,不久前公演一露面就博了个满堂彩。舞台上可圈可点之处不一而足,该剧最引人关注的一个特点是,剧中挑大梁扮演“小乔”与“周瑜”的何云和梅院君是剧院两位近年崭露头角的青年演员,而董成、孙娟、王成、汪晓明、刘华等一干资深名演员则清一色地在剧中充当了绿叶,功底深厚的老演员们大显身手,即使演配角,也都演得光彩四溢、个性飞扬。

《小乔初嫁》剧的演员俱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本院职工,除了董成。他的单位是隔壁大院里的安徽省徽京剧院。虽然仅一墙之隔,两个剧院演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剧种。有趣的是,若干年来,董成不知为何成了黄梅戏的“常客”,有别于往常的是,这一次,他不再是在黄梅戏影视剧中客串角色,而是成为黄梅戏舞台上的一员,在邻居家的新编重磅大戏《小乔初嫁》中扮演了曹操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演出效果是,同行感觉挺好的,观众感觉挺好的,董成很快乐。

除了黄梅戏,此前,京剧演员董成还主演过徽剧大戏《刘铭传》,他是一个“跨界”牛人。  

 “黄梅曹操”有韵味

剧中的曹操虽然是个反面角色,但用戏曲审美的标准看,这个人物需要具备独特的舞台魅力:外形魁梧、气场强大,智慧与狡诈系于一身,雅趣和凶残伯仲难分。“他”在舞台上代表着一种咄咄逼人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势必会影响剧中所有人的命运,因此其决策、举动乃至情感必然牵动台上台下的神经。这一人物的分量之重可想而知。

看过董成扮演的各种人物,这个曹操似乎是他演得最放松的一个角色,有力量上的美感,也有复杂的内涵,随着剧情的进展,让人一会儿赞叹,一会儿疑惧,一会儿厌恶,总之,这个人物每一出场总要把观众的心悬起来,表演上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拿捏到位。

不同于以往的脸谱化,这是一个独特的曹操,其性格的多面性得到了生动的展示,突出了其人性的一面。在此,既要归功于编剧、导演、作曲、舞美、服装、化妆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更离不开表演者在二度创作中的巨大作用。董成发挥自己身架、嗓音、声腔及表演功力等各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将这一人物演绎得威武霸气、心机幽深,又兼具诗人的豪情和风趣。演员恰到好处的一招一式无不显露了从小学戏刻苦练就的童子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京剧与黄梅戏两种声腔的融会贯通给这一舞台人物的形象塑造大大加了分。

在此之前,董成也曾在多部黄梅戏影视剧中扮演过人物,电影《生死擂》,电视剧《诗仙李白》、《逆火》中都有他扮演的人物,黄梅戏早就唱得驾轻就熟。唱多了董成深深感受到,黄梅戏要唱得好最重要的是讲究韵味,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换个声腔玩玩票容易,但是让你跨越剧种成为一部完整作品中的人物,你只有扎进去细心揣摩,把自己融到这个剧种的味道里面去才能演得“像”,如果融不进去,哪怕你京剧功底再好,举手投足全是另一个剧种的招式,就会给人以“混进来”的感觉,会很别扭。曹操在京剧里有非常定型的程式化的东西,黄梅戏曹操不用那样演。你可以用一些京剧的功架和声腔,但是骨子里一定要有十足的黄梅戏韵味。“用一点戏曲的共性就行了,剩下的,就是演人物,要有人物的身份感,在面对下属的时候他是深不可测的统帅,在小乔面前他要炫耀一下诗才与军威,而在华佗面前则毫不掩饰,完全暴露真实面目……”

早就“跨界”了

如果说剧种和剧种之间有界限,董成则早就跨过界了。

董成打一开始学戏就跨过好几个行当,从花脸到武生,后来上了中国戏曲学院又正式改为小生。记者揣测,此人一会儿学这个一会儿学那个,八成是仗着自己条件好吧?要身架有身架,要嗓子有嗓子,才这么折腾不停地跨来跨去,把各个行当唱念做打的瘾都过了一遍。

但戏院毕业回团后还没有来得及在本专业上大展宏图,就碰上了当年风行全国的“走穴”潮。那时各文艺团体都在搭班组建临时歌舞团四处巡演,董成随着这股难以抵挡的洪流加入了南下北上到处演出的团队。他唱起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流行歌,从俊美的京剧小生摇身一变成了豪放的“北国歌王”或可爱的“南国歌星”,凭借一条高亢嘹亮的好嗓子赚取了掌声无数,一连好几年陶醉在这种流动的舞台生涯中,他还以为从此就这么“跨界”跑码头了呢。

可是有一天,团里招他归队排大戏。排的新戏是《程长庚》,这是他艺术生涯中第一部正正规规的舞台剧,董成很幸运,给他的角色是男一号程长庚。一个新挑战是他要由小生改老生,等于再次改行当,打这台戏以后,董成又成了一个老生演员。

《程长庚》一剧的排练一直令董成难记,对这部作品的导演马科更是满怀敬佩和感激。马科导演用启发式指导演员们在准确理解剧中人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塑造角色、董成说光是剧组坐在一起对词就对了三个月,一句一句找你的人物感觉,导演的要求是,“所有的角色、所有的行动路线都是演员自己心中长出来的”。这种排练方法逼迫演员用心去揣摩内在的东西,让你由内而外地演戏。

《程长庚》演出很成功,获得了1993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第二届中国京剧节银奖。该剧成为董成京剧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很巧的是,《程长庚》剧组成立的那一天是1993年5月23日,正是董成的太太马晶的生日,更巧的是,同团演员的马晶扮演了剧中女主角徐玉娘。这以后董成唱老生的地位得到了确认,现在的观众甚至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出色的“小生”。

但毕竟艺多不压身,团里演大戏的间隙里,董成也没荒废本行,从1995年到1999年间,他多次应邀赴上海与多省同行同台演出,给他的剧目都是小生戏,这期间他客串了《群英会》、《罗成叫关》、《白门楼》、《玉堂春》、《吕布貂蝉》等戏中的英俊小生,演周瑜,演罗成,演吕布,演那多情的王金龙,一时间风头很劲。

唱徽剧摘得“梅花”

再次“跨界”是跨到了徽剧里。董成自己也没想到1996年竟被省徽剧团“征”去,在徽剧《刘铭传》中扮演了主角刘铭传。《刘铭传》用的是我省已逝著名剧作家金芝的剧本,塑造了一个护国无门的悲情刘铭传形象。

由京剧改徽剧,两个剧种虽有很多相通之处,但声腔上还是各有千秋的,但对于“久经沙场”的董成来说,这已不是什么难题。他觉得,几年“浪迹天涯”的唱歌生涯对演唱帮助很多,唱流行歌是唱感觉、找细腻,很讲究发音位置和气息的处理,这对舞台上塑造人物很有益处。比如《刘铭传》最后一场戏中有一段“问大海”的唱段,表达刘铭传对昏庸朝廷的悲愤无奈,其中唱到感伤处,他用了无伴奏的清唱,用轻声,用气息,唱得台下鸦雀无声。

成功尝试了另一个剧种,董成觉得相当过瘾。

这部徽剧舞台剧给董成带来了一堆奖:第五届安徽省艺术节一等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主角奖,第八届“文华奖”,还有一个对戏剧演员最重要的大奖: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表演“梅花奖”。

注定要演安徽大人物

把董成演过的大戏排一起会发现,京剧《程长庚》也好,徽剧《刘铭传》、黄梅戏《小乔初嫁》也罢,无论是京剧鼻祖程长庚,还是淮军名将刘铭传,到“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他扮演的无一例外都是安徽本土出产的重要历史人物。而在《生死擂》、《逆火》、《诗仙李白》等黄梅戏影视剧里演的虽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依然都是安徽这块土地的文人侠客,当然,也有封建老顽固。记者不由得想起在董成的经历中,也曾有过几次离开安徽去外地发展的机会,他都一点没犹豫地放弃了,莫非他注定就是要演这些皖籍大人物吗?

本报记者 何素平 

【来源:2014年3月19日《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