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正能量(《人民政协报》 2016-11-07)
文/刘长瑜
记得20年前,大概是1995年春天,两会大会后,丁关根同志把我叫了过去。他说,他对于京剧的人才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老一辈艺术家因为种种原因相继去世了,尚存的一些老先生们年事已高,不再活跃于舞台上,你们这一代是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培育起来的京剧人,也是60来岁的人了。可喜的是他发现现在有一批30岁上下的优秀人才,天赋条件非常好,而且舞台非常有光彩。京剧博大精深,处处是讲究的,丁部长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感到这批30岁上下的优秀人才作为行业领军人物还是有点不足之处。他的意见是说这批人才有点“夹生饭”,这“夹生饭”必须用高压锅加温,使他们迅速成熟、完善起来,在京剧舞台上,起码可以支撑二三十年。后来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就创建了。为了建立这个班,老部长做了非常细致的工作。我记得为了学员来上学,宿舍要进行改建,每一间学员宿舍里必须有卫生间,改造起来工程量不小,连这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为了让这些年轻有发展、有能力当领军人物的才俊们能够集中学习,大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回想一下,20年前从第一届青研班开始,授课导师便是大家云集,非常全面。戏曲理论、书法美术、戏曲教育,各个领域的大家亲自为学员授课讲座,使学员们在文化学养、理论修养、艺术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诸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认真精心传授各自剧目的代表作,这些代表作有的是传统戏,有的是经过了整理改编。比如有些老戏早就有了,为什么变成我们后来一代人的代表作?它不是原封不动,一定有这代人的个人感受和对时代的认识,在前人基础上,一定有所突破、有所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各派名家把各自代表作传授青研班学员,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导师团队。过去我们说大家的戏是钱堆起来的,比如李少春先生,说一次戏要花不少钱,这还只是跟一位大师学,且不是学整出戏。但青研班的学员们一分钱不花,就可以跟各个流派名家学习,得到一对一指点,真正的口传心授。我觉得只有在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下,才能产生这样前所未有的导师团队。
2001年,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开播,2003年又有了《空中剧院》栏目,这使我们青研班的学员在全方位提高以后,有了一个宽广的展示平台,他们能够把感悟到的东西都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出来,而且他们的受众是全国的,非常广泛,因此知名度大大提高。举个例子,原来谁知道安平呢?他在天津,北京知道的都少,现在很多观众说安平就竖起大拇指。并且这个知名度没有变成学员们的包袱,反而成为他们的正能量、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想:这回《空中剧院》给我播了,我都有名了,观众要求高了,我要有更好的水平来展示,自己用小鞭子抽自己。我觉得这是一种动力,激发他们更加全身心刻苦努力地钻研艺术。
所以现在青研班的青年演员们可以说是“见风就涨”,看了他们的戏,我会感叹一些日子没见怎么就有那么大提高!我想,这得益于在读研过程中全方位的积累,不仅提高文化学养、文化理论,而且深入学院、深入社区和老百姓交流。用京剧的理论,又说、又唱、又表演、又讲道理以传播京剧,学员们理论也提高了、素质也提高了,反过来激发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一方面很好地继承,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今天的观众里,很多大学生都是他们的粉丝,这更加充分说明青研班所起到的无可估量的作用,也说明了20年来党和国家充分重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取得的丰硕成果。
(作者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