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举办《英雄•梦想》五校协同艺术展演

9月12日至14日晚,由“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创作的大型文艺晚会《英雄·梦想》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在教师节和中秋佳节之际为首都观众奉上了一台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情感真挚、精彩纷呈的民族艺术盛宴。

由中国音乐学院牵头,联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等高等艺术学府和国家文艺管理机构,优质资源强强联合,共同组建培育“中国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中心”成立以来,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为指导,以机制改革推动高端民族艺术拔尖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入开展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前瞻性研究和中华艺术文化海外传播等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平台和创新团队,实现音乐、舞蹈、戏曲、服饰等优势艺术资源的融合,使之建设成为我国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科研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我国高校面向文化传承协同创新的典范。

此次协同演出秉承“中心”的宗旨,以“英雄·梦想”为主线,融合了民族音乐、舞蹈、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节目精彩纷呈,包括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中国汉唐古典舞《谢公屐》、古典舞《戏里戏外》、古典舞《勇士》、女声独唱《红旗颂》、中国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选曲)、戏曲名段联唱、群舞《我们都是战士》、汉族民间舞《鼓舞声声》、女声独唱《战士与母亲》、汉族民间舞《红珊瑚》、男子群舞《刀锋》、女声独唱《我怎样去爱你》、中国古典舞《黄河》第四乐章等,深情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代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拼搏向上、追求梦想的时代精神。

此次演出是继“中心”推出的《中华颂·雅韵》、《中国民族艺术音乐·舞蹈·戏曲·服装知多少》系列展演后又一次民族艺术传承与传播的协同创新,对于当下弘扬长征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现艺术教育传承与创新成果、使传统民族艺术放射时代光芒等有积极意义。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是五所艺术院校各年级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特别是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二胡演奏家宋飞老师亲自带领学生们表演音画乐舞《清明上河图》的三个精彩篇章,流光溢彩的曼妙篇章使晚会高潮不断,给观众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师张妮以一曲《我怎样去爱你》表达了军人对祖国的无限爱戴。

此次晚会演出由“中心”副秘书长、我院教务处处长张尧教授担任总导演,统筹各校主管实践、演出的教师组成了创作团队,导演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讨、交流演出方案,集思广益,加深了艺术融合,体现了协同创新。三场演出得到了“中心”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心”秘书处专门组织召开了“中心”理事长扩大会议,集中讨论演出内容及工作安排等。在演出中,各校领导都莅临现场给予了指导,“中心”副理事长、我院院长巴图,党委书记龚裕、副院长张京山以及职能部门领导和师生先后观看了演出,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副书记吴武,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副院长邓佑玲,“中心”副理事长、北京服装学院院长刘元风、党委书记马胜杰,“中心”副理事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解放军艺术学院政委孙建,以及“中心”秘书处秘书长姚艺君、副秘书长温柔等领导在演出结束后分别向演职人员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中心”工作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和“要结合新时代的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要求,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功能,力争成为我国高校面向文化传承协同创新的典范,在国家文化艺术创新发展中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