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我院举办《中国意象 现代表达》专题讲座

2019年3月26日上午,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戏剧导演王晓鹰老师应邀来我院做《中国意象 现代表达》专题讲座。戏曲文学系的师生,以及来自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戏剧演出中的诗化意象”。王老师谈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是自己舞台创作基本的导演理解和美学追求,如何用中国方式讲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美学追求是本次讲座的重点。王老师强调说,戏剧的本质是“诗”,自己所讲述的“诗”,并非只是文学范畴中的词语华彩、韵脚工整、平仄相对,而是指戏剧舞台演出中的“诗化意象”,它渗透在故事讲述、情节铺陈和行动展开的过程中,尤其是行动展开的过程中;“假定性”也绝非只是舞台形式、舞台技法,而是涉及内容及表达内容两方面。舞台形象是否能成为“诗化意象”,关键在于其中是否蕴涵着“有情感的思想”也即“哲理”,而“假定性手法”是完成“诗化意象”创造的舞台时空条件。那么,在舞台创作中,如何表现“诗化意象”呢?王老师解释道,首先,应该拥有“诗化的讲述逻辑”,不能沉溺于表面写实的故事铺陈;第二,应该创造“诗化的舞台时空”,不能受制于严格完整的客观再现;第三,应该“表达有诗意”的情感哲理,不局限于日常的喜怒哀乐、简单的是非对错;最后,应当“塑造有诗意的人物形象”,不能满足于直白的主题代言、浅显的道德楷模。王老师以其评剧作品中的“八女投江”片段举例,在舞台创作过程中,他提取“红袄”这一元素作为“形象的种子”,从刚强的班长胡秀芝接受红袄、展示出女性特有的柔情一面开始,历经下冰水的“红袄舞蹈”、送婴的“红袄递婴”、杀马的“红袄群上”、雪天的“红袄诱敌”等事件,至最后八姐妹一起“嫁给乌斯浑河”、以红袄作为嫁衣止,“红袄”这一“种子”逐渐“长成大树”,“诗化意象”也就此长成。“红袄”的意象化处理,是由现实形象到象征形象的转化,最终发展升华为贯穿全剧的诗化意象。

讲座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为“中国意象,现代表达”。王老师讲道,民族的如果没有广泛的普遍性、深刻的人类性,就不可能是世界的;传统的东西,如果没有当下的生命活力和与本文化圈之外的文化进行交流的能力,就不可能有现代性。“中国意象现代表达”,毫无疑问要从中国戏曲中汲取丰富营养,但又不是仅仅停留在简单套用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和形式技巧的层面上。不能只是有一些韵律感的台词处理和有一定程式化的形体动作,不能只是一个局部色彩、一个装饰点缀,不能只是一个“中国戏曲”的概念符号,所以,“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整体性的舞台意象。随后,王老师以自己为希腊国家剧院导演的《赵氏孤儿》为例,在这个以“义”与“恕”、“仇”与“孤”为核心的中国故事中,展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悲剧价值,即在超乎寻常的生命困境中,在远较日常的喜怒哀乐更尖锐、更极端的情感矛盾中,人性在挣扎、搏斗、反省、选择,由此生命放射出异常的光彩、迸发出异常的力量。王老师最后谈到,“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才有显示意义。

讲座使同学们收获颇多,让大家对戏剧表现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