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戏文系师生赴西安观摩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

为加强戏曲文化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教学专业水准,推进戏文系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进一步深入,8月31日至9月6日,戏文系理论教研室主任陈建平、主任助理肖艳杰、创作教研室教师王恰恰、学生党支部书记隋缘与系新闻宣传小组成员王颖超共赴陕西西安观摩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908094420.jpg

8月31日至9月5日,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以“小戏大作·头角峥嵘”为主题,遴选出来自全国二十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共计75部作品进行现场展演。其中,作品涵盖了木偶剧、山东梆子、川剧、楚剧、豫剧、眉户小戏、彝剧、话剧小品等数十种艺术表演形式,不仅令人感受到当代小戏小品的艺术发展风貌,也有效推动了对全国地方小戏小品的保护与传承。

微信图片_20230908094434.jpg

陈建平教授受邀参加了展演的专家点评环节,她在研讨会上谈到,当代优秀的小戏小品,应具备反映时代、贴近群众的特点,尤其要处理好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关系,题材上多以生活中常见的小事件入手,通俗易懂的同时也要提炼出审美意趣的深度和高度,把握浅深浓淡,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把观众带入到戏剧情境中。

微信图片_20230908094441.jpg

在观摩展演过程中,师生先后参观了陕西省秦腔艺术博物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与易俗社文化街区。从易俗社建设史到革命贡献、文化贡献及在当代以“两创”精神为指引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凸显出了易俗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社会教育”精神的百年坚守。

陈建平表示,这次展演的许多小戏小品,选材都非常接地气,接近生活。很多题材是困守在书斋里的人难以发掘到的。许多故事都是城乡常见的人和事,在这些平凡人的平凡故事中,闪烁着一个个温暖人心的光芒四射的灵魂。这些小戏的成功和它们对生活的热情拥抱是密不可分的。这启示我们的剧本创作者必须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而且善于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出发,从我们身边的人物身上,挖掘出人性的真善美,传播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肖艳杰认为此次展演在短短的几天内集中呈现了75部浓具地域特色的小戏小品,全面及时地梳理了近年来小戏小品的创作风貌,尤其是现代题材的小戏剧目,主题多样,贴近生活,在传统艺术与时代表达的结合方面开拓了新思路。隋缘表示,本次活动展演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十种戏曲剧种,在众多精彩表演中看到了从业者们对于戏剧的热爱,创作者们不同的创作笔法与创新思路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与启迪。作为戏曲文学创作专业学生,深感研学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想要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扎根于人民生活,把握平凡岁月中的闪光点,更要广泛深入地参与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王颖超表示,观摩的展演剧目中取材多来自现实,贴近生活,小中寓大,以小胜大,从而也启示我们戏文学子应走出校园多接触社会生活,从实践中创作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合理平衡艺术真实与现实真实,写出雅俗共赏的优秀佳作,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戏曲文学的美学真谛,作为戏文人更应砥砺前行,继续潜心学习,不断提升。

见微而知著,浓缩与淬炼,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情,呈现社会百态,讲好中国故事。第九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是一次全国小戏小品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对戏文系师生来说是一次良好的艺术实践学习,进一步促进了戏文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为小戏小品创作教学积累了实践教研经验,也为戏文系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