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国戏

中国高端戏曲人才培养的摇篮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栏目导航
新闻公告
媒体国戏

让民族艺术瑰宝在新世纪重放异彩——关于京剧继承创新的几点思考 (《 人民日报 》 09-8-21)

 

    清脆悠扬的京胡声里,古老的京剧走过了二百多年历程。

  西皮二黄,生旦净丑;道德伦理,家国情缘。作为一种蕴涵着数千年中华文明精粹的民族艺术,京剧在当代的生存和发展,寄托着世人的关切与期望。从一系列剧目展演,到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开办;从央视“空中剧院”开播,到京剧唱进中小学课堂,京剧,一次次向着高远的艺术天空奋力飞翔。

  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重视京剧艺术,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工作条件,培养京剧人才,加强剧目建设。京剧出人出戏出精品,迎来了新的繁荣与辉煌。然而,面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消费多样化趋势,京剧面临着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

  如何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如何贴近现实,反映时代?如何保留和创作一批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剧目?如何走向市场,赢得观众?京剧在新世纪的命运和走向,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京剧如何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是个老话题,又是新问题,二者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京剧发展的全过程。

  京剧要继承,也要创新。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继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没有创新,艺术就没有生命力。二百多年来,京剧从雏形到成熟,始终是在继承与创新的交替运行中向前发展的。当年梅兰芳、周信芳等一大批京剧艺术家,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为适应变化的时代,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创作了时装戏、古装新戏等,极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得到了行内的认可,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京剧是一门有着规范体系的精美艺术。“一抬脚跨过几丛山,一挥手引来百万兵”。虚拟、写意、程式化,让京剧“数尺舞台,气象万千”。一代代绵延相传的技艺“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构成京剧的精魂,成为京剧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鲜明特征。这是京剧的珍贵家底,是京剧自立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审美优势。

  一部京剧发展史,本身就是不断继承创新的历史。京剧离开了传统,不能称其为京剧;而如果脱离了当今社会,无视观众审美趣味变更的现实,就难以与时俱进,难以有新的发展。因而,京剧要发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继承,就是要充分认识传统、尊重传统,保留和展演传统的经典剧目,保持和继承传统的艺术神韵和美学特质。创新,就是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前提下,用崭新的视角来展示传统艺术之美,积极吸纳融汇其它艺术之长,为我所用,创造体现当代美的表现手段,赋予京剧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京剧姓京也姓今。

  京剧最初的舞台就是简单的“一桌二椅”、“一块幕布”, 简洁的舞台空间是留给角儿唱念做打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京剧舞台开始“花样翻新”,有了实景,增加了交响乐、灯光;不同艺术手段的融合运用,电动化、影视化的元素开始出现于舞台。

  与时俱进的京剧兼收并蓄,为舞台带来了新气象,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这是好事。但也有一些创新剧目远离了京剧本体:大投入、大制作,动辄几百万、上千万,追求场面的宏大、视觉的刺激,舞美、灯光、布景豪华气派。剧目不论题材大小,都用交响乐伴奏,打击乐声音震耳,乐队音响淹没了演员的演唱;灯光的使用与演员的表演本末倒置,演员跟着灯光走,表演受到灯光控制,能动性大打折扣;舞台光线暗淡,优美精细的表演,观众难以看清。这些都是创新的歧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应有益于烘托表演而不是限制之,是强化“四功五法”而不是削弱之。不论京剧舞台多么绚丽夺目,如果不利于表演艺术的展现,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创新。

  创新要有尺度,不可随心所欲。声光电配得好,锦上添花;离了谱,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当年梅兰芳大师提出“移步不换形”原则,就是指变革不能影响京剧的审美特征,不能脱离“四功五法”的本体。继承与创新,两者和谐统一,才是京剧发展的动力。

  京剧如何表现现实题材

  “头带紫金冠,看花枪凌空飞舞”……每当京剧在水袖圆场中起步,西皮二黄中放声时,京剧的虚拟、写意、程式化特点,让人体味到诗意的隽永。人们对京剧的认识就是从西皮二黄、勾脸扎靠中开始的。脸谱、髯口、高靴、戏袍等构成了京剧的鲜明特征。

  毫无疑问,京剧的艺术程式主要是在表现历史题材中形成的。如今,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衣食住行、语言词汇大不一样。京剧如何反映现代人的生活与理想,如何将传统程式化用于现代题材?原来舞台上以鞭代马,以桨当船,现代人乘电梯、开汽车、坐飞机、玩电脑、打手机,如何去表现?京剧最具魅力的水袖、蹉步、扎靠、开打等表演方式,用什么新的样式来替代?这确实是一道难题,也是京剧发展中绕不过去的命题。京剧人一直为此在思考、探索、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60年代初的现代戏调演,60—70年代的“革命样板戏”,到80—90年代的现代戏汇演,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现代戏展演,数百台现代戏流光溢彩,《骆驼祥子》《刑场上的婚礼》《蝶恋花》《江姐》《华子良》,以及去年京剧节推出的《走西口》《雷雨》《铁道游击队》《红沙河》等,既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慷慨之歌,也有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和奉献精神,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强大的创造力量,其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京剧在表现现实题材方面仍没有做到得心应手。有人说,京剧的历史以及本体规定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现代题材都适合于京剧表现,因而,应坚持把传统戏与现代戏的二元结构,作为京剧腾飞的两个翅膀。对于现代戏创作,特别是在现代题材的选择和把握上须具备独到的眼光。要深入现代社会生活,善于驾驭生活素材,在对传统艺术深刻融会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艺术创造。要在剧本创作、唱词唱腔设计上狠下功夫。通过剧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来折射时代变迁,触动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灵,做到寓教于乐,雅俗共赏。排演新戏要坚持以质取胜,反复打磨、锲而不舍,力求成为精品,防止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从小戏演起,从成名剧目复排开始,建立起现代戏创作排演的良性机制,真正让现代京剧成为戏剧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程式创新是京剧现代戏创作中的最大难点。京剧现代戏的滞后,与程式转换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程式是根据京剧艺术的特点,把生活中的动作提炼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格式,使之规范化、节奏化的表演规程,也是演员与观众约定俗成的一种语法规范。许多新程式的产生,往往是艺术家在对生活有深刻感悟的基础上,结合深厚的传统程式功底,在舞台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骆驼祥子》的“洋车舞”、《华子良》的“箩筐舞”、《江姐》的“绣红旗”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探索。

  适应时代需求,表现现实生活是舞台丰富多彩的需要,也是延续、繁盛京剧生命的必由之路。这既是京剧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京剧传承的社会职责,也是新世纪京剧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和考验。

  新作如何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住

  有人说,京剧是演不尽的《四郎探母》,跑不完的《红鬃烈马》,唱不完的《苏三起解》。这有失公允。

  实事求是而论,新中国60年京剧舞台新创剧目相当可观。放眼世界,常常活跃于舞台的外国歌剧,演的无非是《图兰朵》《蝴蝶夫人》《弄臣》等;芭蕾舞也仅仅是《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等,屈指可数,却鲜见责难。反观京剧,几十年来,京剧舞台有一系列新剧目从观众眼前翩然走过。《杨门女将》《野猪林》《谢瑶环》《状元媒》《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等等,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历史名画,至今飘逸着民族艺术的无尽芬芳。京剧剧目的丰富多彩,远非外国歌剧舞剧可比。不论是整理改编的传统戏,还是新编历史剧或现代戏,数以百计的京剧剧目激活历史、观照现实,旋律激昂慷慨、唱响家国情怀,有目共睹、美不胜收。

  然而,相对于传统的经典剧目而言,新编京剧何以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住,何以延续京剧的辉煌,依然是检验京剧生命活力的重要尺度。

  目前,有一种现象确实值得注意。不少新剧目,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演出没几场,就销声匿迹、难见踪影;新曲相当多,名段却很少,广为传唱者更是寥寥无几。这里有观众分流、市场不旺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剧目自身的不硬气。主创人员来去匆匆,缺少磨合,作品岂能提升?演员与作曲不见面,更不要说直接参与编腔,名段何以形成?

  新编剧目要想留得住、唱得响、传得开,关键在于出人、出戏。

  出人,就是要有名角。应强化尖子演员的艺术含量,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切实增加他们的演出数量,努力让他们参与到剧目创作与编腔的全过程。每人都应有自己的代表剧目,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聚起自己的观众群体。尖子演员要走出京戏的小圈子,建立自己的文化圈。要和爱好京剧的作家、评论家、书画家、作曲家以及社会名流交往,成为良师益友,帮助自己提高文化素养和表演技艺,帮助自己创编剧本、谱制新曲、聚拢人气。

  出戏,就是要有精品佳作。新编剧目必须好听好看,人物鲜活、情节动人,旋律悦耳、结构紧凑;要有名角、有传得开的经典唱段。改编、整理传统剧目,或移植其他戏剧品种的优秀作品,是剧目成功的重要途径。在创编新剧新腔时,要“有唱可听,有戏可赏”,“又新鲜又熟悉,又好听又好学”。同时,要注重京剧的唱腔程式,做到原腔出新、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好听好学,老戏迷认可、新观众喜爱。名角名剧、多唱多演,才能使京剧留得住、唱得响、传得开,才能使名剧、名段脍炙人口、流传于世。

  艺术最终都要在舞台上接受检阅,经典都要在岁月的淘洗中成长。新剧目要得到赞赏,需要真功夫、苦功夫。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急功近利,何来精品?

  京剧如何赢得市场,赢得观众

  即便目前存在观众分流的现实,京剧仍有另一番景象让人眼热心动。在北京的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包括社区、街头、绿化带旁,时常可听到丝弦声起伏、京胡声悠扬。在天津、上海、武汉,乃至全国各地,很多人在清晨、傍晚自发学唱京剧,简陋的场地挡不住爱好者的热情。

  当北京、天津、上海的京剧院团送戏进大学校园时,青年学子的艺术热情让演员为之动容。礼堂和教室里坐满了人,走廊过道里也站着学生,演员们每个精彩动作都会引起长时间的掌声。一位演员激动地说,没想到大学生这么喜欢京剧。京剧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无时不在的迷人光彩,向世人勾勒出它的绚丽前景。

  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和优秀中青年演员有着很高的人气,“粉丝”众多。蜚声艺坛的《杨门女将》《四郎探母》《伍子胥》《秦香莲》《四进士》《铡判官》《野猪林》《白蛇传》等一批经典剧目始终深受观众喜爱。这些剧目芬芳馥郁、历久弥新,名角名剧,有着不俗的票房。

  面对京剧的 “冷”与“热”,专家指出,一方面是客观使然,另一方面京剧自身出了问题。新剧目不少,佳作不多;新戏创作瞄准节庆和评奖;剧团缺乏面对市场与观众的商业运作能力;票价居高不下,许多观众被挡在门外。

  京剧的生命需要在观众的热情中延续。观众流失,不是观众离开了京剧,而是京剧离开了观众。在艺术选择日益多样,新的娱乐方式花样迭出的今天,京剧必须振作,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必须认真研究市场规律,精心琢磨观众口味;既演老戏,又演新戏;有动人的故事可看,有动听的音乐可听,唱念做打、编导舞美皆出彩;有计划地深入农村、厂矿、学校、部队演出,积极培育和开拓京剧市场。在中国演出市场远未成熟的情况下,持之以恒地培养、提升观众的审美素养,是京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要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必须有切实措施增加剧院演出场次,让演员多同观众见面。除所在院团演出外,一线演员还可以与外团联手,或“走马换将”,或下基层演出,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在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京剧不能自我封闭,应积极研究和熟悉现代传媒新特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的传播优势,大力推介京剧艺术。CCTV“空中剧院”把“堂会”办到千家万户,名角荟萃、流派纷呈,深受观众欢迎。应很好运用这个空中大舞台,传播京剧文化,推出新人新作,进一步扩大京剧的社会影响力,扩大京剧的受众覆盖面。

  团结奋进,打开一片新天地

  中国京剧来自民间、流行于城乡,芳香溢满海内外。京剧面临的现实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京剧人团结奋进、迎艰克难,继承创新、出人出戏,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党和政府对京剧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出席观看的新年京剧晚会连续举办了十多年;京剧音配像工程胜利完成;优秀青年演员京剧研究生班连办5届;央视“空中剧院”京剧栏目开播6年;三年一次的京剧节举办了5届;全国青年京剧电视大赛已历6届;京剧走进大中小学校园,京剧流派培训班,各类活动、展演等,续写着京剧新的光彩。

  当今京剧舞台群星璀璨,老中青各领风骚。老艺术家承担着京剧传承重任,含辛茹苦、孜孜不倦地培养接班人。京剧研究生班演员已在各自院团挑起大梁,他们苦练内功,敬业精进,自觉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坚定的艺术操守,成就了舞台的一段段传奇。不久前落幕的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500多名参赛演员中有142人进入复赛,80人进入决赛,他们将是未来的京剧之星。大赛的复赛在剧场演出,一票难求。决赛电视直播,连续11天,收视率居高不下,足见京剧不乏观众。在京剧演员收入相对“清贫”的情况下,有那么多青年人对京剧事业艰苦跋涉、执着追求,令人兴奋、钦佩。京剧事业后继有人,可喜可贺。

  中国戏剧曾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三大戏剧中目前仅中国戏剧独存。中华民族几千年精神基因与文化记忆,凝聚于其间,浸润于大地。铿锵的鼓点里,不绝的弦音中,飞扬着无数的激情与梦想,散发出民族艺术绵延不绝的气息与芳香。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京剧艺术,一定会在新的世纪焕发生机,重放异彩。